<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河北邢臺發(fā)現一明代正德年間石碑 刻有完整“宗支圖”|環(huán)球最資訊

      來(lái)源: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時(shí)間:2023-05-09 09:10:48


      (相關(guān)資料圖)

      據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文保部門(mén)8日消息,工作人員近日在南和區河郭鎮趙牌村發(fā)現一通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所立的古石碑,距今已有502年歷史。

      新發(fā)現的古石碑為青石材質(zhì),高130厘米、寬75厘米、厚22厘米。該碑兩面書(shū)文,碑陽(yáng)文字字體為行書(shū),共854字,字跡清晰,由奉議大夫山西太原府代州知州朱銳撰文,詳細記述了墓主人趙思明求學(xué)、從政的歷程,并記載了趙思明一家三代均以孝行聞名鄉里,其母侯氏受到朝廷旌表,趙思明因孝行受到朝廷旌表,其子趙進(jìn)以孝行受到朝廷旌表,并立旌表圣旨碑,成為當地社會(huì )的道德典范。

      碑陰部分為趙氏“宗支圖”,詳細記載了趙氏家族自明代永樂(lè )年間從山西榆次遷民至南和縣趙牌村,曾祖之下分列了趙氏九代各分支名諱及婚配姓氏,極盡詳實(shí),是一部完整的石刻列祖宗親案。

      邢臺市文史專(zhuān)家蘭劍輝介紹,為該碑撰文的奉議大夫山西太原府代州知州朱銳曾任南和知縣,任職時(shí)政績(jì)顯赫,有政聲及政德,在南和期間曾編纂南和縣第一部《南和縣志》。

      蘭劍輝稱(chēng),古石碑保存較為完好,文字脈絡(luò )清晰,尤其是一家三代受到朝廷旌表比較罕見(jiàn)。清代康熙年間《南和縣志》也記載趙思明、趙進(jìn)父子孝行事跡,至今,趙牌村還立有旌表趙進(jìn)的圣旨碑。該石碑的發(fā)現,對研究明代中期冀中南地區的政治、社會(huì )文化、遷民歷史和民風(fēng)民俗等具有一定的史料價(jià)值。(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每日視點(diǎn)!如何加強影視科技人才培養
      下一篇:最后一頁(yè)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diǎn)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wǎng)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