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機構跨境業務又有新動向。
昨日,國家外匯局明確表示,適時擴大支付機構外匯業務范圍。這一信號,在支付業內看來,可增加業務拓展機會,也將有更多機構加入跨境支付市場。
外匯業務范圍有望擴圍
就推出更多外匯便利化業務,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方面,昨日,國家外匯局表示適時擴大支付機構外匯業務范圍,探索個人外匯業務創新,研究出臺貿易新業態便利政策。
支付機構外匯業務,是指支付機構通過合作銀行為市場交易主體跨境交易提供的小額、快捷、便民的經常項下電子支付服務,包括代理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服務。
早在201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就在北京等5地啟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試點,并于2015年將試點擴大至全國。此后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支付機構對跨境外匯支付及結算也有了更多需求。去年,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以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結算,促進支付機構外匯業務健康發展,防范外匯支付風險。
對于支付外匯業務有望擴圍,易觀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稱,未來很有可能在之前基礎上擴大到醫療、保險等行業。
某支付機構跨境業務負責人表示,原有跨境支付主要集中在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等行業,國際運輸、旅游服務、國際會議展覽、軟件服務等行業參與者較少,可能會引來更多支付機構參與,于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支付機構進軍跨境市場
伴隨著消費升級,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迅速。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交易金額超過4900億元,比2017年增長55%。
近兩年來,愈來愈多的支付機構逐鹿這一市場。在“斷直連”、備付金上交等嚴監管下,支付公司急需開辟新的業務條線,以增加盈利,跨境支付市場就是方向之一。
另一原因在于跨境支付業務的市場和盈利空間大。易觀的一份報告稱,隨著跨境電商規模擴大,海外留學人數增多,中國出境游旅客快速增長,跨境支付市場規模迅速擴展。
有支付公司人士認為,很多支付企業向跨境支付方面轉移,行業入局者越來越多,但市場規模并沒發生太多變化,使得支付企業的競爭關系不斷加劇。
對此市場也有不同看法,上述跨境支付業務負責人表示,更多支付機構參與進來,有利于提升跨境支付服務品質。未來跨境電商的支付服務將不斷成熟,逐步向綜合、集成化、一站式的解決方案發展??缇持Ц恫辉賰H僅是支付手段,更多是數據整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持跨境外匯支付牌照的支付公司大約有30家,包括匯付天下、通聯、富友、連連、銀聯電子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