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金融政策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
為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銀保監會單獨或會同相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
其中,諸如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等政策引發市場猜想:房地產金融政策是否會放寬?對不良容忍度提升是否意味著監管政策松動?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昨日召開的銀保監會通氣會上明確,房地產金融政策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銀保監會沒有放寬監管標準,只是通過階段性的政策措施幫助遇到困難的企業走出困境。
預計3月、4月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進入旺盛期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疫情對各類企業都有影響,受影響最大的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其抗風險能力較弱。
他表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有三方面變化。一是應急、救急需求增加;二是小微企業復產復工后資金需求旺盛,預計3月、4月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資金需求進入旺盛期,出現補償性的資金需求;三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短期內還款能力減弱,或產生不良風險,到期貸款需要展期。
針對這些變化,李均鋒認為,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支持政策——“穩、續、增、降、簡、容”。穩,即利用穩金融、穩小微企業信貸來達到穩就業、穩預期的目的;續,即受影響企業貸款該延的延期、該續的續貸;增,即對小微企業增加的補償性信貸需求給予積極支持;降,即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簡,即按照特事特辦,簡化首貸、續貸、展期的手續和流程;容,即監管政策上提高容忍度,增強靈活性。
提升不良容忍度是階段性措施 監管標準沒有放松
銀保監會此前明確,因疫情影響出現貸款逾期的,在一定延緩期限內還款不計入不良貸款、不影響小微企業信用記錄。同時,允許銀行進一步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這也是監管政策提高容忍度、增強靈活性的具體表現。
提升對不良貸款的容忍度,是否會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承壓?肖遠企表示,銀保監會當前確實采取了階段性政策措施。比如,鼓勵銀行對企業階段性地延期還本付息。但這一政策是有條件的:一是企業確實受疫情影響,遇到特殊困難;二是企業提出申請,銀行與企業雙方協商確定;三是有期限和條件。
他表示,當疫情過去、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后,如果企業不能還本付息,該計入不良貸款的還是應計入不良貸款,銀保監會沒有放寬監管標準,只是通過階段性的政策措施,幫助遇到困難的企業走出困境。
肖遠企認為,不良貸款可能在短期內小幅上升,但影響是短期的。絕大部分暫時不能還款的企業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暫時遇到經營困難。另一方面,即使不良貸款有所上升,銀行也有足夠的風險抵御能力。肖遠企表示,銀行系統有近6萬億元撥備,兩倍于當前3萬億元的不良貸款余額,銀行每年創造利潤超過2萬億元,銀行資本充足率達14.64%。銀保監會預計,不良的影響有限。
房地產金融政策 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
由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五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
市場比較關注,對于個人貸款的展期,銀保監會是否會有統一的政策安排。肖遠企表示,具體安排應由銀行根據客戶情況進行判斷。因為每個客戶千差萬別,訴求和受影響程度、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各不相同,銀保監會不會出臺統一的辦法,而是由各銀行根據客戶情況進行獨立的分析、判斷并作出決定。
針對房地產金融政策,肖遠企明確,房地產金融政策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銀保監會會對房地產情況進行監測,包括對房地產融資進行監測和動態掌握,但總體政策沒有改變,仍遵循“一城一策”原則,由各地根據自身情況作出安排,只要不違反大框架下的房地產政策就可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