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駐華外交官盛贊新疆在文化遺產保護上的成果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時間:2023-08-16 19:26:16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


      【資料圖】

      在木頭溝河谷的懸崖上,聽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記錄的歷史故事;在河道交匯形成的高臺上,看世界文化遺產交河故城;在民間藝人深情的彈唱中,感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馨香……8月15日,參加2023駐華外交官“發現中國之美”新疆行活動的外交官們來到了吐魯番市。

      走進靜謐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景區,一陣清脆悅耳的熱瓦普琴聲飄來,81歲的民間藝人玉蘇甫·艾依提彈唱著《達坂城的姑娘》,迎接一批批參觀者到來。

      石窟里的佛像、壁畫,漢文及回鶻文等多種文字題記的遺存,雖有大量殘損,但仍可看出千年前這里就是多元文化薈萃、多種宗教并存之地。

      蒙古國駐華大使巴德爾勒曾在書中了解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當真正走進這座石窟寺,聽到關于它的故事時,很多曾經未讀明白的內容就變得清晰了。

      “保護這座千佛洞的意義非凡,它是吐魯番市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的石窟群,見證著歷史上佛教在新疆地區的傳播,同時通過留存的壁畫,呈現著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精妙,極具歷史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卑偷聽柪照f,期待未來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能夠走進這里,豐富對中國新疆的認知。

      初聞不識曲之意,回首已是曲中人。在離開的時刻,玉蘇甫老人邀請外交官們與他一起演奏新疆樂器,教他們打手鼓,彈熱瓦普,共享中華音樂文化的醇厚之味。

      落日余暉中,外交官走在交河故城的觀光木棧道上,細心傾聽吐魯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長王建東的講解,找尋眼前殘垣斷壁昔日的繁盛光景,讓一片院落、一條街道、一處衙署、一間倉儲房、一座佛寺在腦海中浮現。

      駐華外交官參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王英 攝

      駐華外交官了解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歷史。王英 攝

      駐華外交官參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王英 攝

      駐華外交官與民間藝人(右)合奏新疆樂器。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銀璐 攝

      外交官們對這座壯觀的大型古代城址能夠留存至今表示贊嘆,同時對中國新疆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成果給予肯定,希望這些保護措施和方法能作為寶貴的經驗,被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借鑒。

      交河故城始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址,歷經多個朝代,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及軍政中心。

      近年來,國家、自治區及吐魯番市不斷加大對交河故城的保護力度。在2006年至2021年,先后撥付約1.3億元修繕交河故城,包括本體加固、安防系統升級等。今年又申報了交河故城保護與遺產價值展示提升工程、交河故城遺址本體及環境監測預警系統項目三期等項目,其中展示提升工程實施后將擴大游覽面積。

      此外,“交河故城研學課堂”“夜游交河”“交河故城馬拉松賽”等文旅融合活動,也讓沉睡的遺址“活”了起來。

      “新疆為保護交河故城所做的工作讓我很驚訝,更是佩服。文化遺產保護是全球性重要課題,科學保護和有效利用,都需要長期大量的資金與人才投入,堅持做好這件事,非常了不起?!蹦鞲珩v華大使館外交官阿方索·賽斯瑪認為,中國積極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僅守護了中華文明,也為世界文明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應對用電高峰 吉泉直流工程日送電量達2.436億度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