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距今超過4千年的多組“定制”的明器什么樣?

      來源:大河網時間:2020-12-09 09:05:50

      古人下葬時通常會放置隨葬器物,也叫明器,比如大名鼎鼎的兵馬俑、唐三彩都是明器,那么更早時期的明器長什么樣?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發布了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平頂山葉縣余莊遺址位列其中,該遺址出土的距今超過4000年的多組專為墓主“定制”的明器頗為引人關注。

      12月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余莊遺址考古現場進行了實地探訪。

      據了解,余莊遺址東西長南北窄,東西最長大約1600米,南北最寬約1000米,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距今4000至4500年,是河南境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遺址。截至12月5日,考古工作人員已發現墓葬、房址、窖穴等各類遺跡50余處,出土器物2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處編號為M10的墓葬,余莊遺址考古發掘負責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偉華博士告訴記者,M10墓葬面積為3.12平方米,經體質人類學專家現場鑒定,墓主人50歲左右,棺外左側也有一具尸骨,年齡在20歲左右,據學術推測,棺外之人很可能是殉葬。

      同時,考古工作者在墓坑里還發現鼎2件、罐2件、長頸壺1件、尊1件、高柄杯6件以及豆、觚、碗各7件,排列有序、制作精良,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

      據介紹,這是在河南境內目前已發現的隨葬器物數量最豐富、等級規格最高的龍山文化墓葬,可以確定墓主人是當時的貴族階層。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墓葬中,陪葬品多是主人生前實際生活用品,例如陶罐、陶碗、玉石和貴金屬等,而此次出土的33件陪葬品,盡管也是鼎、罐、豆、觚和碗等器物,但從規格上要比生活用品小很多,應該無法在實際生活中使用。也就是說,至少在4000年前,就已經有了專門為墓主“定制”,用來陪葬使用的明器。

      記者了解到,從余莊遺址發現的考古材料來看,在龍山文化時期,余莊是一處大型聚落,其年代下限已經進入了文獻中的夏代紀年。

      “目前正在進行遺址邊緣的確認工作,沒有發現有城的跡象,如果是城,一定會有城墻。目前,M10墓葬坑的精確測年正在進行當中,現在只能說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墓葬,精確測年結果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吳偉華說。

      標簽: 明器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面積相當于147個鄭州市人民公園
      下一篇:近7成受訪少年兒童規劃過未來15年的生活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