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面積相當于147個鄭州市人民公園

      來源:大河網時間:2020-12-09 09:03:30

      紅藍相間的慢行步道上,鋪滿了黃褐色落葉,陽光從遠方照射過來,抬頭一望,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映入眼簾,偶爾一只鳥兒穿過蘆葦,為這靜美的初冬增添了一絲靈動……這里就是位于鄭州市惠濟區的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目前,園內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雛形。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惠濟區貫徹落實“黃河戰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動力之源。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等省領導在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八堡村與干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王國生實地參觀沿黃生態廊道和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建設,指出要讓沿黃地區成為保護母親河的綠廊、提升幸福感的游廊,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高質量發展長廊。

      芳容初現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面積相當于147個鄭州市人民公園

      天氣放晴,冬日的黃河灘地公園景色美麗。

      據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園區位于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東部,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要求和“北靜”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項目。

      灘地公園西起江山路,東至花園口黃河大橋,南達S312,北抵黃河,規劃面積44平方公里,相當于147個鄭州市人民公園,共分為黃河濕地生態修復區、濕地片區等14個功能區。這里主要的建設內容為南裹頭、海事廣場、惠武浮橋三個節點和九縱三橫22條61公里彩色慢行道路;重點打造了體現黃河自然風光的濕地片區。目前,彩色慢行道路基本建成;南裹頭、海事廣場、惠武浮橋3個節點建設接近尾聲,未來,這里將成為市民親近自然、感受黃河風情的“打卡地”。

      凝聚合力

      建立“一辦四組六部”工作體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的建設,只是鄭州市惠濟區突出“北靜”定位,打造鄭州“大花園”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惠濟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初心使命,搶抓戰略機遇,凝心聚力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

      隨后,惠濟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為組長、區長為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一辦四組六部”工作體系,建立聯席會議機制、議事協調會推進機制、專項會議機制、聯絡員機制、請示報告機制和督查落實機制等6項工作機制。此外,惠濟區還以“突出北靜定位,加快文旅融合,全力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為主題,在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了“落實黃河戰略是首要政治任務”的思想共識,強化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責任擔當,凝聚了“努力把核心示范區起步區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區、黃河歷史文化展示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強大合力。

      注重保護

      投入資金1.7億元拆除各類違章設施206多萬平方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惠濟區狠抓黃河灘區“大保護、大治理”,累計投入人力7萬余人次、資金1.7億元,拆除各類違章設施206多萬平方米,恢復自然生態2500余畝,加快流域生態修復重構。

      據介紹,惠濟區在鄭州全市率先開發建設黃河灘區整治可視化監管平臺,運用無人機監測、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全面凈化黃河生態環境。堅持大員上陣,突出攻堅克難,實行日例會調度和掛圖作戰,黃河灘區惠濟段656個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惠濟區還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謀劃實施“兩區、兩路、三館、四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制定印發了《鄭州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專項組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2020年鄭州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專項實施方案》,邀請國內外知名團隊,對沿黃和大運河片區的灘地公園慢行系統、產業布局,以及沿黃11個“美麗鄉村”進行設計,引領推動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開展,通過篩選整理7大類109項重大項目,全部納入鄭州市一級重大項目儲備庫。

      產業引領

      加快5G網絡建設,建設總部大廈、智慧購物中心等惠濟區不斷強化新興產業支撐

      離開生態求發展是“竭澤而漁”,脫離發展談生態則是“緣木求魚”,如何實現“雙贏”,產業引領至關重要。

      據介紹,在綠水青山的基礎上,惠濟區樹牢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技創新,推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更好聚集發展,謀劃建設精準醫療健康產業園、人民星云產業科技新城等重點項目,助力打造“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加快推進河南細胞集團等項目的落地,引進國際國內知名醫療機構和健康產業、國際醫療健康城。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科光啟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在進行,將建成全國首家集“衛星研發、裝配生產、衛星測控、加工處理、數據挖掘、行業服務”為一體的人民星云產業科技新城。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惠濟區還在搶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機遇,他們持續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配套項目建設,重點推進擬投資100億元的蘇寧智慧零售結算總部項目,建設總部大廈、智慧購物中心、黃河文化主題街區、第四代科技住宅社區等,不斷強化新興產業支撐,為經濟發展增后勁。

      文化助力

      打造高水平的沿黃文旅門戶和文創集聚區,讓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立起來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意義重大。

      近年來,惠濟區圍繞“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主地標戰略定位,以滎澤古城和大運河文化片區兩個片區建設為帶動,打造高水平的沿黃文旅門戶和文創集聚區,讓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立起來。

      滎澤古城文旅融合項目將依托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古滎鎮和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等自然人文資源,以黃河文化、黃土文化、黃帝文化為文化主線,呈現以西山滎澤古城為代表的5300年不斷代的最早古城(都)址群的深厚文化底蘊,打造文化體驗、人文度假、溫泉康養、藝術生活為一體的“中華文明史詩級地標”“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人類未來文化遺產”。

      在大運河文化片區啟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河運并行、靜美向北”為主題,打造“河運文化并行的國家歷史地理標識地、三生共融的中原大運河文化建設示范、靜穩美好北方氣派的鄭州城市大花園”。

      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和黃河天下演藝綜合體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今后一段時期,惠濟區將按照核心示范區總體發展規劃、起步區建設方案,以年度工作要點和年度實施方案為抓手,通過重點項目“一對一”工作服務機制,細化工作臺賬,按照“三灘分治”的理念,高標準實施黃河灘地公園生態修復,完善文旅配套,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濕地生境,全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同時,統籌推進其他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讓鄭州人民感受到黃河的文化和魅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標簽: 鄭州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鄭州多位燈具經銷商收到了漲價通知
      下一篇:距今超過4千年的多組“定制”的明器什么樣?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