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于湖北的創投機構也是一場考驗,在過去的40多天,焦慮、緊張、感動,各種錯綜復雜的情感交匯。
盡管當下整個湖北省城市運行尚未恢復,作為投資機構而言,募投管退的各個環節也都按下暫停鍵,但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湖北多數的投資機構和基金管理人元宵節后都相繼“在線復工”,疫情給投資帶來了一定影響,但是相比于自身遇到的問題,他們更關注被投企業的困難。以湖北高投為代表的多個機構也在積極行動,成立抗疫基金,為當地的創新企業排憂紓困。
募資投資暫停
線上趕進度
“如果不是疫情影響,我們本來計劃3月份設立兩個新基金,一個與上市公司合作并購基金和一個文化科技天使基金,但目前線下的動作都無法進行,基金募集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另外,正常的投資也受一定影響,年前簽約的項目本來要打款了,但是一些流程受物理條件限制也沒辦法做。不過之前簽訂的協議疫情后我們還是會履行。”湖北長江文創股權投資基金常務副總裁鄧利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樣的問題是湖北創投面臨的共性,從1月底開始的封城,讓整個湖北省城市運行基本都處于停滯狀態,對于創投行業而言,本來去年就比較艱難的融資環境更是因為疫情而雪上加霜。“我們年前啟動了QFLP試點工作,一些境內外投資人約好來湖北落地,但由于疫情影響,他們計劃來漢盡調都暫停了。” 湖北高投集團總經理黎苑楚告訴記者。
雖然線下面對面的工作短期內無法正常進行,但根據記者了解,湖北創投機構早已“線上復工”,進行電話溝通訪談,線上的業務調研,梳理行業研究,在線項目路演,爭分奪秒利用這段時間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近期,湖北省創投同業公會組織了兩場“抗疫稅收優惠與疫后政策前瞻”網絡講座,一場就有600多名會員參加網上課程;湖北省創投引導基金中心還主辦了首場網上項目路演,也吸引了很多機構的參與。
用黎苑楚的話來說,創投人對社會都是抱懷激情,這點并沒有因為疫情而消失,“閑不住、不肯閑”是行業特色。湖北創投是中國創投版圖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作為中部崛起戰略的核心要地,湖北的投資布局更多是圍繞整個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的版圖而劃定,先進制造、航天軍工、能源汽車、軟件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公開資料顯示,湖北高投在引導基金管理方面,截至2019年底,省股權引導基金已參股子基金近50只,子基金總規模近300億元;參股子基金累計項目投資400項次,累計完成投資金額近90億元。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湖北省2019年投資案例數量位列各省市的第八名。
對于疫情對創投行業的影響,他認為主要從兩個視角看。首先,從存量——已有基金的角度看。主要受影響的還是基金投資進度、被投企業停工使企業的經營發展出現困難,企業成長進度(包括上市的推進進度)的推遲;其次,從增量——發起設立新基金的角度看,一方面,社會化、市場化的基金募集基本暫緩、推遲了,另一方面,在中央號召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內一些大的金融機構都從講政治的角度,主動“逆行而上”,給我們吸引資本到湖北設立新基金帶來了機會。
被投企業停擺
面臨諸多困難
疫情來襲,中小企業儼然成了最難的市場主體。據清華、北大聯合調研的數據顯示,34%的中小企業賬上余額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家湖北創投機構都坦言,由于基金投資的長期性特點,疫情對基金投資進度的影響應該可以承受、可以化解,但影響最大的,主要還是已投企業經營發展中出現的困難令人揪心,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湖北企業的經營影響還是不小的。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除部分直接服務抗疫的醫藥及衛生制品、互聯網電商等少數行業外,對行業的影響也是全面的。
“近期聽我們的一名投資經理介紹,在武漢光谷的一家被投企業,全年正常預計銷售26億,凈利潤2.5億;2月、3月正常銷售每月3億,利潤2000萬左右?,F因無法復工這些就是直接損失;間接方面,原來大客戶制定其為唯一供貨商,疫情發生后,客戶紛紛選擇了多個供應商,對全年的銷售又產生了影響”。湖北某大型產業基金相關負責人在調研企業時了解到。
也有光谷的軟件信息技術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的員工,除了有一些臨時性的支援任務,比如對醫療、金融、電力、通信的信息系統保障任務,需要做好防護保障外出,其他都在線辦公,疫情導致之前的項目無法按時交付,對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現金流的影響,市場、人才各個方面都有。
針對企業遇到的困難,近日光谷所在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22條,涵蓋減輕企業負擔、加強金融、創新、穩崗支持以及優化企業服務等五個方面,以支持光谷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作為投資機構,我們目前主要只能多做些服務工作,幫助企業爭取一些資源。再就是加快對一部分已儲備的優質企業的投資。還希望與銀行投資管理機構合作,推進債轉股基金的設立和投資,幫助一些遇到困難的企業化解難題。”黎苑楚表示。
戰疫專項基金成立
目前湖北省第一只專項抗擊新冠疫情的股權投資基金,由中銀資本、中行湖北分行、湖北高投、關谷金控聯合發起設立,目前已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發起人協議的磋商?;鹂傄幠?0億元,首期落地10億元。
黎苑楚透露,這只基金的設立有很多的示范效應,爭取盡早完成設立并盡快投資,基金主要還是重點支持光谷和省內受疫情影響較大、發展前景良好的創新型企業,尤其是在抗疫斗爭中廣泛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企業。目前已啟動了項目梳理和篩選工作。
而另外一只,由建設銀行擬發起設立50億元規模的抗擊疫情穩定發展基金也達成意向。同樣,2只基金將用于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參與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
盡管當下的困境諸多,但是在采訪過程中,投資者還是充滿信心,尤其是本周湖北的零食巨頭良品鋪子在上交所的上市,有力的提振了湖北投資界、產業界的信心。政府、金融機構、交易所都在共同謀劃新產品、策劃新基金。湖北高投在深交所的支持下,正在聯合博時基金,共同推進“湖北新舊動能ETF指數基金”,同時,積極與上交所對接,共同策劃“湖北地方政府債ETF指數基金”;針對上市公司子公司拆分上市、新三板轉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等資本市改革重大措施,發起設立“三個一百”重點基金。
很多機構也感慨,大疫當前,武漢、湖北沒有被資本“拋棄”,國內的大型金融機構出資出力,為緩解企業復工困難提供金融支撐,也為湖北創投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而他們也不能懈怠,爭取吸引更多出資人來湖北。而退出的腳步也不能停歇,盡管由于疫情影響,有些準備近期申報的企業可能會推遲,但相信只要一直努力,好“果子”終有要成熟的一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