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文件,為智能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的方向,引起了國內智能汽車全產業鏈的廣泛關注。
伴隨著人工智能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進程,汽車作為新技術集成應用的最佳載體之一,正在加速向智能化轉型,智能汽車已經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發展戰略方向與競爭焦點。
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展望2035年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展望2035年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隨著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券商等研究部門認為,中國智能汽車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而協同開放的技術創新體系和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體系,更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品牌。
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2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正式發布“關于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吨悄芷噭撔掳l展戰略》指出,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這份文件中提到,在技術端,汽車正由人工操作的機械產品逐步向電子信息系統控制的智能產品轉變。在產業端,汽車將與相關產業全面融合,呈現智能化、網絡化、平臺化的發展特征。
在應用端,汽車將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成為新興業態的重要載體。從發展層面看,一些跨國企業已率先開展產業布局,一些國家也在積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智能汽車已成為汽車強國的戰略選擇。
發展智能汽車對于我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但有利于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加速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同時,還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增進人民福祉。
文件提出,到 202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5年時間構建六大體系,加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
這份文件提出,構建協同開放的技術創新體系、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體系、先進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完善的法規標準體系、科學規范的產品監管體系、全面高效的網絡安全體系等六大重點任務。
其中,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構建一個完善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增強核心競爭力,推進車載高精度傳稿器、車規級芯片、智能操作系統、車載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等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品牌。
鼓勵整車企業逐步成為智能汽車產品供應商,鼓勵零部件企業逐步成為智能汽車關鍵系統集成供應商,鼓勵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企業發展成為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領軍企業,鼓勵信息通信等企業發展成為智能汽車數據服務商和無線通信網絡運營商,鼓勵交通基礎設施相關企業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交通系統方案供應商。
積極培育道路智能設施、車聯網、智能出行等新業態,促進車輛電子控制、高性能芯片、激光/毫米波雷達、微機電系統、慣性導航系統等自主知識產權軍用技術的轉化應用,加強自動駕駛系統、云控基礎平臺等在國防軍工領域的開發應用。
分階段、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建設,結合5G商用部署,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焖偻七M車用無線通信網絡建設,統籌公眾移動網絡部署,在重點地區、重點路段建設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
出臺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發展的政策,利用多種資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等。強化稅收金融政策引導,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現行稅收政策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優惠。
總所周知,在當前現實中,成本問題是智能駕駛推廣應用的一大難題。據了解,自動駕駛系統成本非常昂貴,一套32線的激光雷達動輒就需要幾萬元、十幾萬元,難以在車上量產,自動駕駛模擬實驗的資金投入也很巨大。“單車智能的成本太高了,老百姓(603883,股吧)用不起。如果能夠通過路、車設施的一體化發展,部分功能讓‘聰明的路’來替代,可以降低90%至95%的車載成本,從而實現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中國公路學會自動駕駛工作委員會主任冉斌認為。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表示,相關措施必將進一步突出我國智能汽車在車路云協同方面的技術優勢與演進特色。面對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我國也將建立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協調以智能汽車為核心的各類復雜系統問題,真正實現“人–車–路–云”一體化發展。
智能汽車基礎平臺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可以為不同類型企業產品研發提供跨領域的共性交叉基礎模塊、中間組件和通用平臺,形成我國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加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
西部證券(002673,股吧)研報認為,隨著綱領性文件發布,車聯網發展有望提速?!吨悄芷噭撔掳l展戰略》作為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綱領性文件發布,結合5G商用部署,將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智能化道路、車路協同部署有望加速到來,路側RSU設備、車載設備、車路協同控制云控平臺等軟硬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等領域將產生大量需求和市場機會。
安信證券研報表示,11部委聯合下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規格之高可見一斑。政策強力驅動,疊加汽車消費回暖、自動駕駛技術加速滲透、以及穩基建策略下車聯網路網建設三重利好,智能網聯汽車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智能汽車發展已經陸續展開,各地已有示范區逐漸落地
事實上,國家推動車聯網和智能汽車發展并非剛剛開始。“車聯網”一詞已經存在了將近10年。而在過去一年,我國正式頒布了5G商用牌照,多個城市推廣鋪設5G通信基礎設施和車路協同專用測試場地,掌握關鍵技術的企業積極參與其中。其中,全國首個開放式5G商用智慧交通車路協同項目——北京順義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
回顧自2017年起,開始有不少實質性政策以及示范區逐漸落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2017年9月7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召開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發展LTE-V2X。
2018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
2018年4月,發改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2018年6月,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研究起草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直連通信使用5905~5925MHz頻率的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
2018年10月,《車聯網直接通信使用5905~5925MHz的管理規定》發布。
2018年11月,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召開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出加快LTE-V2X部署。
2018年12月,工信部關于印發《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9年4月,工信部發布《基于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 安全認證技術要求》等35項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征求意見稿和《商用車輛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等19項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征求意見稿。
2019年5月,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組織全國汽標委編制了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進一步貫徹頂層設計,加快ADAS和自動駕駛等重點標準建設,加強國際合作交流。
從2015年開始,全國各地區也已經陸續開始建設示范區:
2015年6月工信部批準了國內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示范區以服務智能汽車、V2X網聯通訊兩大類關鍵技術的測試及演示為目標,根據產業技術進步需求,分四個階段展開建設——封閉測試區與體驗區、開放道路測試區、典型城市綜合示范區、城際共享交通走廊,從而逐步形成系統性評價體系和綜合性示范平臺。
2015年9月,工信部和浙江省簽署了《關于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合作框架協議》。
2016年1月,工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人民政府三方簽署合作協議,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建成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
2016年1月,工信部和重慶市簽署《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合作框架協議》。
2016年7月,浙江5G車聯網應用示范區的云棲小鎮初步建成5G車聯網應用示范。11月,烏鎮示范試點項目進入試運行。
2017年9月,由公安部、工信部和江蘇省共同建設的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在無錫揭牌。
2018年3月,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開工建設。將開展智能駕駛、智慧路網、綠色用車、便捷停車、交通狀態智慧管理等多個應用示范。
2018年8月,中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范區在長春正式開工,成為中國國內首家寒區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測試體驗基地。
2018年8月,四川成都開放了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四川試驗基地。
此外,還有福建平潭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廈門灣漳州開發區、重慶中國汽研(601965,股吧)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基地、四川德陽Dicity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運營基地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