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7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舉行新春座談會。李克強指出,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化改革,繼續開展大規模制度性減稅,政府將大力壓減一般性行政開支。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制度性減稅意味著要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必須尋求減稅落地效應,讓企業和家庭通過減稅擁有獲得感。
2019年我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全年減稅降費規模預計超過2萬億元。作為市場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企業對減稅降費舉措的推進感受最明顯。
“2019年,公司不僅加速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更擴大了投資規模。公司在山東樂陵總投資可達1000萬美元的再生蛋白質產品的工廠也正式運營,恰好也趕上了增值稅退稅政策,在設備這塊成本節約將接近100萬元。”協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宋建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減稅降費增加了企業的發展底氣,最直接的效應是增加了企業凈收入。在增加收益的基礎上,企業進一步的投資信心和意愿增加,進而增加企業的長期發展能力和動能。
“公司在浙江工廠應用了40余項新型專利技術,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和損耗,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所得稅方面有很明顯的優勢,還享受到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和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協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李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在外地擴張新項目,也享受了增值稅退稅60%的優惠,大大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也使得公司更有底氣給客戶更低的價格,更優質的服務,公司員工也因為個稅改革,到手的收入有了明顯提升,干勁也更足了。
張依群表示,實施制度性減稅要以現行稅制為基礎,對各種減稅政策進行系統性制度性梳理,對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契稅等稅種逐步進行更加深入的規范性制度設計,真正實現稅收法定和依法征稅。
“未來減稅發力點有三個:一是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二是推進減稅政策法治化建設,三是加快推進以拉動消費為主導的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改革,釋放企業和個人的消費能力,推動消費升級,實現更符合市場規則、更鼓勵競爭的稅制。”張依群說。(包興安)
標簽: 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