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復旦大學陳詩:開展各城市間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時間:2019-12-27 15:26:31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展各城市間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將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經濟學教授陳詩一表示,三省一市的綠色金融要協同發展,讓“綠錢”高效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大舉措和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長三角城市群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理應率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創新,特別是在綠色金融領域,要運用金融工具加快推進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陳詩一說,在長三角地區實施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方案,既是為了通過改革創新,加大地方金融綠色供給,促進地區綠色發展,也是為了先行先試,積累經驗,助推全國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

      陳詩一研究團隊曾對長三角城市群自我國開展綠色金融建設至今出臺的制度政策、體制機制創新、金融機構創新實踐等進展作出綜合評估。評估發現,長三角各城市間的綠色金融政策制定、市場活力、保障措施等都有較大差異。

      “目前,長三角城市群在綠色金融發展上仍然存在諸多挑戰,主要體現在綠色金融發展的地區間差異較大、一體化程度較低、缺乏頂層設計以及定位較模糊等幾方面。”陳詩一表示,在長三角地區,浙江省處在綠色金融發展的領頭羊位置,上海市和江蘇省的發展勢頭較快,安徽省則處于厚積薄發階段。整體而言,長三角綠色金融發展現狀仍然無法與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需要相匹配。

      三省一市在綠色金融發展上的差異,主因在于缺乏綠色金融發展頂層設計,體現在綠色金融的界定、標準、信息、政策、體制機制及人才培養等重要領域,都呈現出高度的“碎片化”特征,缺乏統一協調,造成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無法在綠色金融生態鏈上有效分工和準確定位,只是一種“簡單重復”的低水平發展路徑。同時,綠色金融發展自身較低的一體化水平導致綠色金融無法真正有效地服務于整個長三角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金融發展上的一體化進程。

      以問題為導向,陳詩一給出了綠色金融助力長三角發展的幾項建議。

      首先,要加強組織領導和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頂層設計重大問題上的謀劃和決策作用,研究設計符合“長三角”城市群發展階段的特色化政策工具。探索建立區域環境效益評價統一標準及重大流域問題協調機制。

      其次,建立覆蓋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綠色金融數據信息共享機制,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展投資基金,加強三省一市綠色金融領域人力資源儲備和互聯互通。對于各地商業銀行來說,要進一步建立綠色金融機制,創建綠色金融產品,主動探索更多的綠色金融新模式,用金融服務支撐長三角綠色生態品牌建設。

      “此外,要充分發揮上海作為金融中心的政策、平臺、資源、人才、機制等優勢,設立長三角綠色金融合作項目日常工作機制,將上海同步打造成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陳詩一表示。

      標簽: 復旦大學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重慶市第五屆國垂直登高大獎賽總決賽環球金融中心站舉行
      下一篇:變局:從知識付費,到知識服務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