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暨南大學“國‘暨’青年鄉村振興實踐團”在惠州博羅縣開展科技助農活動?!∮浾?張璐 攝
近年來,暨南大學(以下簡稱“暨大”)國際學院積極響應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號召,組建了“國‘暨’青年鄉村振興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匯聚中國內地、港澳臺僑以及來自歐洲、亞洲、美洲等地的留學生。今年暑期,實踐團深入惠州博羅縣開展科技助農活動。日前,記者隨實踐團前往博羅縣,進行了實地采訪。
在博羅縣長寧鎮中心衛生院,實踐團展示了由成員牽頭研發的“AIActors”智能臨床診療訓練系統。該系統依托AI標準化病人和真實病例庫構建虛擬訓練環境,融合大語言模型與多智能體技術,為基層醫生提供高效、高度仿真的問診場景,解決培訓不足與病例稀缺難題。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代表現場演示了系統的多語種使用方法。
暨大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劉暉在活動同期舉辦“科技賦能醫療實踐”專題講座,通過AI應用案例展示和理論講授,系統闡釋人工智能在提升診療效率、優化流程方面的具體應用,有效增強了當地醫務工作者的數字化診療能力。
油茶在中國的種植歷史已有2000多年,兼具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在惠州市一家油茶生態文化園,實踐團與企業開展了深入的技術交流。食品科學系李穎教授帶領學生團隊針對油茶副產物綜合利用等課題提出了專業建議,雙方還達成了后續科研合作意向。
2025年7月,暨南大學“國‘暨’青年鄉村振興實踐團”在惠州博羅縣開展科技助農活動?!∮浾?張璐 攝
針對該企業存在的渠道單一、產業鏈失衡問題,實踐團通過深入調研交流,提出建設線上互動平臺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該方案借助AI等科技手段增強消費者參與度,不僅能優化企業運營模式,更能助推動產品出海。
實踐團還走進深圳科技館,沉浸式體驗中國科技創新煥發的新活力。伊朗留學生丁曉萌通過人體經絡感應裝置,直觀體驗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數字可視化技術的驚艷融合;阿塞拜疆學生阿澤穿戴智能仿生靴,親身感受中國在助殘科技領域的成就與人文關懷。
實踐團以“文明互鑒”促交流,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探索文化賦能、產業升級和科技助農新路徑。國際青年通過實地調研感受中國鄉村振興活力,并以國際化視角建言獻策,貢獻“暨大智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