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1日,“重兒·小乙AI家庭醫生”走進江西新聞通氣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江西醫院舉辦。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供圖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華子瑜介紹,該技術使AI既能精準解析專業醫學術語,又能自然理解家庭日常健康咨詢,顯著提升服務可用性;同步上線的兒科循證知識庫則整合了國內外權威指南、專家共識及教材等高質量數據源,經專業團隊核驗并保留完整溯源信息,構建起AI的“智能外腦”。
在安全保障方面,該系統創新采用雙重防“幻”機制:依托自動化檢索增強(RAG)技術,實時為AI提供精準數據支持;交互中應用的“可見思考”模式,將每一次診斷的推理過程透明呈現,讓使用者清晰掌握判斷依據。目前該系統已建立由56名兒科專家組成的專項評審組,開展多輪對話審核,院外專家評審認可率達95.83%。
“‘小乙醫生’可以為家庭提供全天候、多模態的健康守護。家長通過掃碼即可享受24小時在線病情分析、智能報告解讀(如血常規3秒出結果)、個性化健康檔案管理等服務。”華子瑜說,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動態健康追蹤功能,可對兒童生長發育數據實時監測,對哮喘等慢性病實現個性化預警管理。
據介紹,該項目自今年4月在重慶上線以來成效顯著。截至6月底,全國注冊用戶近6000戶,其中37%為外省市家庭。數據顯示,51.4%咨詢發生在非工作時間,凌晨時段仍保持4.5%的服務量,切實解決家庭夜間健康焦慮。在7016次對話中,癥狀咨詢占55%,報告解讀占16%,健康管理占21%,使用場景豐富多元。
“我們將加速推動AI醫生下沉基層社區;同步開發臨床決策輔助系統,賦能基層診療能力提升;探索構建跨省醫療數據互通機制,打造西南地區兒科AI協作網絡。”華子瑜表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