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介紹,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員們參加理論與實操培訓,深入學習病原生物研究和生物安全管理的最前沿技術與理念。他們還走訪企業,全面了解病原體檢測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本屆國際培訓班還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部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健委及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的大力支持。
據悉,本屆國際培訓班由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國家衛健委/醫科院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與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聯合主辦。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自1984年由知名微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創立,至今已走過四十多年歷程。實驗室在乙肝病毒、皰疹病毒及結核分枝桿菌等重要病原體的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在病原學、致病機理及防控策略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不僅成為中國在該領域的知名研究基地之一,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指出,通過這次培訓,各位學員有機會接觸到病原檢測、生物安全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前沿技術和方法。她指出:“希望這次相聚能讓大家增進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誼,拓展專業網絡,為未來的跨國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來自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等的學員在流行病學、微生物學、臨床診斷及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擁有豐富實踐經驗。上??茖W技術交流中心主任段曉陽表示:“上海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高地,熱烈歡迎‘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學員們來訪交流,期待學員們在此期間學有所成,將所學知識帶回各自國家,造福當地社會。”
近年來,病原與生物安全相關技術的研究已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基礎。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副處長劉東平指出,本次面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培訓項目是中國科技援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技術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進而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據悉,培訓全程采用英文授課,涵蓋傳染病防控、病原體診斷技術、生物安全防控等核心模塊。開班以來,國際培訓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國際交流與技術合作。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袁正宏為學員們上了第一堂課,希望學員們建立跨越國界的專業網絡,為未來在病原生物研究和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使學員們更全面地了解病原體檢測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全體學員赴校地合作企業實地參觀調研。學員們也深入了解了中國代表性創新病原體分子檢測產品的研發流程、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并對高效創新的全自動與數字化“分子診斷方案”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來自烏干達、巴西與南非等國的學員紛紛表示,這次參觀為各自國家建設病原體檢測能力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其所在國一直期待與中國高校、中國企業有更多的合作,獲得更多高水平的實操訓練,并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帶回本國,服務本國民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