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均瑤健康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14億元,同比下降27.6%;營業收入約為8.52億元,同比下降31.62%;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56元,同比下降31.71%。
這是均瑤健康上市后發布的首份年報。2020年8月,均瑤健康登陸上交所。然而,上市后均瑤健康營收和凈利均出現下滑。2020年1-6月,均瑤健康營業收入為4.9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6.0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2.85%。2020年前三季度,均瑤健康實現營業收入約7.1億元,同比下降27.41%;歸屬凈利潤約1.97億元,同比下降33.84%。
對于2020年業績下滑,均瑤健康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受特殊疫情的影響,增速為近十年來首次下降。均瑤健康線下優勢區域的市場,受疫情反復及防控力度的影響,消費意愿及能力均受到明顯沖擊,經銷伙伴的節奏亦同步趨緩,同時在銷售旺季公司核心區域遭受洪災影響,波及面大、影響時間久,對公司的經營造成較為嚴重的干擾。
均瑤健康方面還稱,線下零售的場景在疫情期間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走親訪友的減少或取消,導致購買禮贈產品的客流產生了大幅度的下跌。用于走親訪友的禮贈產品都是相對單價較高、利潤較高的產品,這部分的損失對均瑤健康整體的銷售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均瑤健康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主營業務不強,在益生菌、液態奶方面布局較為分散;其次均瑤健康近年來在不斷調整發展,并受到龍頭企業的擠壓;最后,由于在品牌動銷和渠道鋪貨方面受到疫情影響,因此整體業績出現下滑。
據悉,2011年起,均瑤健康進入含乳飲品中的常溫乳酸菌市場,并以此為主營業務,是國內最早生產與銷售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品牌企業之一。而均瑤健康的發展,則長期依靠乳酸菌飲品“味動力”。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2019年,均瑤健康營收分別為11.46億元、12.87億元、12.4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26億元、2.81億元、3.03億元。其中,“味動力”常溫乳酸菌飲品塑瓶系列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7.53%、96.51%和89.48%。
均瑤健康在此次公告中也坦言了產品單一所帶來的壓力:“均瑤健康‘味動力’常溫乳酸菌飲品作為行業核心頭部品牌,產品均價在行業內保持最高水準。2020年受特殊疫情的影響,‘味動力’品牌雖在行業內份額保持穩定,但更多采用低價低質策略的競品承接了其他核心品牌的退出份額,使得行業在低價維度的競爭格局更加激烈,行業集中度趨于分散傾向較為明顯。”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為了擺脫產品單一問題,均瑤健康開始加碼礦泉水等業務,但這需要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這對均瑤健康的發展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
同日,均瑤健康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84.3萬元-6501.7萬元,同比增長21.17%-23.4%。
對于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均瑤健康方面稱,報告期內隨著新冠疫情對公司業務影響逐漸趨緩,同時公司加強了春節期間銷售管理工作,加大了渠道建設的力度,使得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各項經營指標恢復性增長至正常水平。
標簽: 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