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到“十四五”末,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
鄭州計劃到“十四五”末,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綠化覆蓋率達到4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基本形成以綠色為底色、以山水為景觀、以人文為特質、以街區為基礎的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
我市將大幅增加城市綠量,實現城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生態宜居環境。全面完善城市公園體系,計劃每年新建100~200個公園、微公園和小游園,謀劃推進千畝以上市花公園,建成開放西流湖公園和青少年公園。目前,2021年度200個公園游園建設任務已完成選址、立項等前期準備工作172個,進場施工57個。
到“十四五”末建成10個郊野公園
加快構建郊野公園體系,到“十四五”末,建成金水科教園區、新密市雪花山—青屏山—云蒙山、鞏義禮泉—伊洛河等郊野公園10個。目前,已建成滎陽索河郊野公園、經開區陸港郊野公園一期、上街郊野公園一期、惠濟郊野公園一期等5個郊野公園。
深入開展生態廊道建設,開工建設S312市區段、長江路、尖崗路等20條200公里生態廊道,完成三環快速路、江山路等20條300公里示范性綠道提升工程。目前,S312市區段紅線內可實施區域喬木栽植已全部完成,長江西路、北四環(惠濟區段)、思存路等3條生態廊道已進場施工,尖崗路、長椿路等其他8條生態廊道正在進行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
加快推進月季公園等15個公園拆圍透綠
我市同時開展公園拆圍透綠和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推進月季公園、世紀公園、南環公園、五一公園等15個市管公園拆圍透綠和基礎設施提升建設;深入開展人民公園、植物園、西流湖公園等園區水體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持續推進“四園二道”(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碧沙崗公園、經緯廣場以及中原西路生態廊道和花園路生態廊道)22個公廁改造。目前,已完成碧沙崗公園、人民公園、人民廣場等5個公園拆圍透綠工程,南環公園拆圍透綠已進場施工;五一公園、月季公園、世紀公園改造提升正在開展前期工作;22個公廁改造已完成方案設計。
開展街區彩化美化工程。同時運用“互聯網”思維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啟動智慧園林建設,建設品質鄭州。
標簽: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