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今年鄭州建成高鐵南站、鄭濟高鐵河南段

      來源:大河報時間:2021-02-05 19:28:29

      今年,鄭州將建成高鐵南站、鄭濟高鐵河南段,高標準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鄭許市域鐵路實現軌通,城郊鐵路二期、6號線一期首通段開通。

      【指標】

      疫情沖擊之下鄭州仍在“萬億俱樂部”,去年鄭州完成生產總值12003億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極不凡的一年。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7%,形成了經濟迅速恢復、穩中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

      2020年,鄭州完成生產總值1200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9.2億元,進入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20強。形成超百億級企業13家,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1.2∶39.7∶59,鄭州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持續強化。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那么,和中部幾省省會城市相比,鄭州的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什么段位?記者了解到,太原市地區生產總值(GDP)4153.25億元,增長2.6%。合肥市生產總值10045.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濟南市實現生產總值為10140.91億元,同比增長4.9%。西安市生產總值(GDP)增速達5.2%,總量10020億元左右,首次進入萬億俱樂部。雖然遭受疫情的直接沖擊,武漢經濟總量仍然位居全國城市前十,達到15616.1億元。

      對此,知名經濟學家、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兼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分析說,經濟發展增速和體量是經濟多因素綜合影響和作用的結果,鄭州的經濟增速基本反映了鄭州預期經濟總體發展水,是鄭州經濟結構和多元化的優劣勢因素綜合影響的真實寫照,整體上比較符合實際,符合疫情下鄭州經濟基礎支撐著力點及其效應,也符合公眾期待。

      【交通】

      鄭許市域鐵路今年實現軌通,2025年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700公里

      鄭州將大力建設軌道上的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確保鄭許市域鐵路實現軌通,城郊鐵路二期、6號線一期首通段開通,加快3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10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等工程建設,做好K1、K2市域快線前期工作。

      K1線定位為“都市圈通勤快線+樞紐連接線”與鄭州都市圈南北向區域發展主軸、鄭州市京廣城鎮發展主軸,鄭焦功能聯系廊道,以及主城經航空港/新鄭副城(南部新城)至許昌、主城至新鄉、主城至焦作等客流廊道相吻合,串聯鄭州南站、新鄭機場、小李莊站、鄭州站。

      K2線定位為“都市圈通勤快線+世界精品文旅線”,K2線新建段西起少林站,途經登封、新密、主城區,銜接嵩山少林寺、伏羲山、商都歷史文化街區等景點,串聯鄭州站和鄭州東站綜合交通樞紐,與鄭開城際在賈魯河站接軌,新建線路長度約103.4公里,設站18座。

      到2025年,全面建成城郊線二期、軌道交通三期規劃項目,及時啟動四期規劃項目,規劃推進K1、K2等快線項目,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爭取達到700公里左右。

      【項目】

      今年鄭州建成高鐵南站、鄭濟高鐵河南段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構筑國家內陸高水開放高地。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門戶,圍繞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樞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加快機場三期建設,建成高鐵南站、鄭濟高鐵河南段,推動小李莊火車站、薛店和占楊物流基地開工,高標準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綱要(草案)》提出,強化機場門戶功能。推進機場三期建設,完成北貨運區和第三跑道建設,啟動南貨運區和第四跑道建設,終端區達到“五進五出”能力。以亞太地區為重點,積極培育國際客運航線,持續加密國際國內貨運快線。

      強化機場與南站軌道連接,提高聯運服務水。謀劃建設通用航空機場體系,支持上街機場功能提升,加快推進鄭州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到2025年,力爭航空貨郵量達到100萬噸,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500萬人次。

      【生態】

      今年新建20個5000方米以上綜合公園,2025年鄭州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方米

      青山綠水,藍天白云,風清氣爽,宜居宜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動綠色發展,著力構建生態屏障。環境質量方面,完成國家、省下達任務,“退出全國168城市后20位”的成效持續穩固提升。

      打造宜居宜業綠色生態環境。實施國土綠化3.13萬畝、中幼林撫育5.8萬畝,新建5000方米以上綜合公園20個,開工建設長江西路等生態廊道14條,完成黃河大堤、紫荊山南路等道路綠化130條。

      “十四五”期間,鄭州將打造時尚花園綠都。重點抓好鄭州東站片區、二七廣場片區、空港樞紐片區、黃河文博片區、西流湖片區等關鍵區域總體設計,結合功能分區開展辦公、商業、居住、微園區等差異化風格改造,高品質打造一批城市新客廳、新地標。

      加強城市綠道系統建設,構建“三環四心六帶多條”綠廊體系,建設省道312市區段、長江路、尖崗路等20條200公里生態廊道,完成三環快速路、江山路等20條300公里示范綠道提升工程。到2025年,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綠化覆蓋率達到42.5%。

      在城市外圍,建成上街郊野公園、金水科教園區郊野山體公園等20個郊野公園,打造城市生態防護屏障。到2025年,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以上。

      【教育】

      午餐供餐和課后延時服務向縣鄉延伸,“十四五”普惠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

      今年,鄭州將繼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質量建設美好教育。全面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午餐供餐和課后延時服務向縣鄉延伸,年內開工9所高中,繼續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

      鄭州將高質量建設“美好教育”,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建設區域教育中心城市。加快幼兒園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民辦幼兒園占比。健全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撥付制度,完善學前教育成本分擔和運行保障政策體系。根據規劃,到2025年,市區公辦高中在校生占比達到70%。

      “美好教育”工程共包括三個方面,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工程,是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含農村寄宿制學校)150所,加快推進市屬高中階段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普通高中16所。普惠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高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6%。

      【實事】

      2021年鄭州市區新增5萬個公共停車泊位

      今年,鄭州市將做好以下民生實事。一是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萬人。二是新開工安置房1.5萬套,建成安置房4萬套,分配公租房7000套。

      三是市區新建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以上,為市區路側2萬個以上停車泊位配建高位視頻探頭,實現無感支付。四是市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0所,市區新投用中小學校30所,新增學位2.7萬個。

      五是免費為符合條件的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開展有關疾病篩查;為0-14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不少于1500名;為2.7萬名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發放通訊信息消費補貼。

      六是打通“斷頭路”65條。七是更新健身路經400條、新增智能健身驛站30個、多功能運動場20個;“舞臺藝術進鄉村、進社區”文藝演出1200場、精品劇目演出30場。

      八是新增便民利企高頻事項掌上辦、隨身辦事項300個,上線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的民生熱點“一件事”50件。九是在全市選取200家基層診所推行藥房標準化建設。十是新建綠地500萬方米,新建公園、游園100個。

      標簽: 鄭州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對60歲以上適當增肌訓練保持“微胖”提高生活質量
      下一篇:吃紅薯需要遵循的四個飲食標準都有哪些?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