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建議大家關注耳朵發出的“求救信號”

      來源:廣州日報時間:2021-01-19 15:05:48

      3月3日是第20個全國“愛耳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麥飛指出,耳機音量過大、高噪音環境、用力擤鼻涕、挖耳朵等日常行為可能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建議大家關注耳朵發出的“求救信號”,一旦發現聽力下降,尤其是突然發生耳聾,及時就醫非常關鍵。他還支招如何保護聽力。

      五個小方法巧測聽力

      麥飛介紹,廣東省新生兒出生24小時以后、出院之前一般會進行聽力篩查,看看寶寶是否存在聽力問題。如果聽力篩查沒通過,則需進一步進行聽力診斷。

      而對于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來說,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聽覺行為反應。

      一般來說,3月齡大的孩子聽到聲音時會有驚嚇反應,6月齡大的孩子會尋找聲源,8月齡開始模仿單音,1歲左右部分寶寶開始學會講話,兩歲左右會有簡單的語言表述。

      麥飛提醒,如果對應年齡的孩子不能做出如上反應,甚至“雷打不動”,家長們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存在聽力障礙。

      對于成年人來說,可以借助一些簡便易行的小方法自測是否存在聽力問題。

      1.如果出現自聲增強,即聽人說話的聲音變得遙遠,聽自己說話聲音變大,很有可能是中耳有積液、炎癥等問題導致;

      2.若發現耳朵聽不到聲音,但將患側耳朵向上拉一拉又能聽到聲音,則可能是外耳道發生了耵聹栓塞(外耳道被耳耵聹堵住);

      3. 對周遭環境聲音不像以前那么敏感,如昨天還能聽到小鳥叫聲,今天突然聽不到了;

      4.與人交流時,不自覺放大聲音,一個明顯的體現是,說話聲音很大的老年人,一般存在聽力問題;

      5.還可借助身邊物件如手表、手機通話聲音大小進行輔助判斷。

      突發性耳聾及時就醫

      麥飛提醒,如果懷疑或發現聽力突然發生異常減退時,建議前往專業的聽力中心或醫院耳鼻喉科進行專業的純音測聽。他感慨,很多成年人不重視保護聽力,實際上聽力一旦開始下降,往往很難恢復到正常范圍。因此,一旦發現聽力下降,尤其是突然發生的耳聾,及時就醫非常關鍵。

      醫生通常借助純音聽力計進行聽力檢查。麥飛介紹,根據純音聽力損失的程度可將聽力損失分為五級,具體分級如下:

      純音聽力損失不超過25分貝為聽力正常,日常聽話沒有困難;

      純音聽力損失在26~40分貝之間為輕度聽力損失,表現為遠距離聽話或聽一般距離的低聲講話感到有困難;

      純音聽力損失在41~60分貝之間為中度聽力損失,聽近距離低聲講話時感到困難;

      純音聽力損失在61~80分貝之間為重度聽力損失,可聽見在耳邊喊叫的高聲;

      純音聽力損失超過(包含)81分貝者則為極重度聽力損失,表現為完全聽不到聲音。

      麥飛表示,大部分純音聽力損失小于80分貝的患者可以借助助聽器使其聽到聲音,但極重度聽力損失往往只能通過人工耳蝸手術恢復聽力。

      專家支招破解損聽力行為

      麥飛指出,實際上,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行為可能會損害聽力,他一一列舉并給出“破解之道”。

      1.耳機音量過大

      長時間(一年以上)高音量戴耳機可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建議盡量不使用入耳式耳機,使用耳機時音量以不超過總音量的三分之二為宜,盡量減少在噪音環境下使用耳機聽音樂等行為。

      2.高噪音環境

      聽力損失與噪聲環境密切相關,建議長期處于高噪音工作環境者做好防護措施,如戴耳塞等。

      盡量控制前往酒吧、KTV等音量較大的娛樂場所的時間和次數。

      3.用力擤鼻涕

      壓力太大時,可能將鼻咽部的一些分泌物壓到中耳咽鼓管內,誘發中耳炎,也可影響到聽力,擤鼻涕時建議交替鼻孔進行,注意控制力度。

      4.用力拍耳朵

      耳膜本身很薄,玩鬧時尤需注意不要拍到耳朵。

      5.挖耳朵

      挖耳朵容易損傷鼓膜,不建議自行清潔外耳道,尤其是小朋友。

      6.血壓、血糖控制不力

      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治療,否則可影響內耳供血,進而影響到聽力。

      此外,麥飛特別提醒,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有聽力下降的可能性,定期做聽力檢查也不可忽視。他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在出生后第3個月、6個月、8個月、12個月時各檢查一次聽力,通常在常規兒童保健時即可完成;1歲以上的孩子每半年進行一次聽力評估,追蹤至6歲。如果發現問題,及時送到耳鼻喉科進行聽力診斷。

      相關鏈接

      新生兒耳廓異常 可做無創矯形

      除了聽得好不好,寶寶的耳朵外形美不美也需要關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王小亞介紹,耳廓畸形是新生兒的一種常見畸形,常見的包括小耳畸形、招風耳、杯狀耳、環縮耳等等,在一個月大的寶寶中耳廓畸形發生率大約為10%。

      不少人會認為,新生寶寶耳朵形狀不好是因為在產道內受到了擠壓,長著長著就會好了。而實際上,由于耳廓有彈性,產道擠壓所致的耳朵形狀不好,在出生后一兩周內就會恢復,而真正的耳廓畸形,只有20%不太嚴重的可以隨著年齡增長而恢復,但部分畸形類型卻可能越來越嚴重。

      王小亞表示,以往如果遇到以上畸形,需要孩子等到六歲以后通過手術改善外觀。而現在可以通過新生兒耳廓無創矯形,在孩子出生1周后就可安裝矯正用耳模型進行早期無創矯形。因為出生42天以內的寶寶,耳廓中的透明質酸濃度很高,耳廓軟骨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佩戴訂制的模具,利用力學牽拉塑形,佩戴矯形器2~6周就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經常用手拉一拉寶寶的耳朵就能恢復,但佩戴矯形器是連續幾周24小時根據耳廓畸形的情況定點牽拉,自己用手拉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她提醒,寶寶出生后如果發現耳廓形態有異?;虿缓每?,觀察3~7天后若無顯著改善,建議進行無創矯正技術,越早處理效果越好,否則寶寶耳廓慢慢長“硬”,難以無創塑形。

      標簽: 聽力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基因出問題導致銅代謝紊亂
      下一篇:發質受損的人可使用含硅油洗發水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