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通報稱,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取得標志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76天,較上年增加一個多月。
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據介紹,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2020年,北京市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分別為3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
其中,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PM10、二氧化氮自2019年開始連續兩年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經驗被納入聯合國環境署“實踐案例”,為全球其他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提供借鑒。
全年3/4天數空氣優良 較2019年增加一個多月
從優良天數來看,2020年,北京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76天,較上年增加36天,優良率達到75.4%,增加9.6個百分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明顯增加。
這也意味著,2020年,北京全年3/4的天數為空氣優良天,“好天”比去年多了一個多月。
分級來看,2020年,北京空氣質量一級優天數為106天,較上年增加21天,二級良天數為170天,較上年增加15天。2020年全年未出現嚴重污染日;發生重度污染日10天,其中7天首要污染物為PM2.5,3天為臭氧。
從空間分布分析,2020年全市PM2.5、PM10及二氧化氮雖仍呈現“南高北低”的空間分布,但濃度梯度減小。
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
近年來,北京市市空氣質量優良級別天數顯著增加,2020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76天,這一數字較2013年增加100天。重污染天數出現了顯著下降,2020年重污染天數為10天,較2013年減少48天,降幅為82.8%。
北京“藍天”的含金量也在持續提升。
2020年,PM2.5為優良的天數達到330天,占全年總天數的90.2%,較2013年增加126天,相當于2020年平均每周7天中就有6.3天為PM2.5優良天,而在2013年僅不到4天。
2013-2020年,北京市PM2.5空氣重污染也顯著緩解,2020年連續322天無PM2.5重污染,而2013年中最多連續87天無PM2.5重污染,連續無重污染日增加了235天。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1998年以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均呈現持續下降特征。從2004年開始二氧化硫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19-2020年PM10和二氧化氮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目前PM2.5仍超過國家二級標準8.6%,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仍需不斷努力。
標簽: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