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伴隨貨運班列與復興號列車交會駛過,滬蘇通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添“新干線”。
今后,江蘇南通至上海鐵路出行最短時間從3.5小時壓縮到1小時6分鐘。江蘇張家港、常熟、太倉3個全國“百強縣”終結了“地無寸鐵”的歷史。蘇南沿江、蘇中、蘇北均進入上海1至2小時都市圈。
滬蘇通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是京滬第二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江蘇省南通市,從既有寧啟鐵路趙甸站引出,經南通市通州區,向南跨越長江,經張家港、常熟、太倉市,終到上海市,全長143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全線設趙甸、南通西、張家港北、張家港、常熟、太倉港、太倉、太倉南、安亭西9個車站。
據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陳萬鈞介紹,滬蘇通鐵路85米高單元組合式通信鐵塔完全由中國自主創新,創造了全國鐵路通信鐵塔的新高度。
長期以來,受制于長江天塹阻隔,蘇中南通、泰州、揚州等地長江江北民眾坐火車去江南須經南京中轉,非常不便。滬蘇通鐵路通車后,沿線城市前往滬浙方向的鐵路“截彎取直”,民眾乘高鐵可直達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地,南通“向南不通”的難題終于解決。
陳萬鈞表示,滬蘇通鐵路的建成并開通運營,對完善長三角鐵路網布局,推進“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促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增強上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滬蘇通鐵路是今年江蘇、上海開通運營的第一條鐵路。運營初期,鐵路部門按照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安排列車開行,每日開行旅客列車最高44.5對,開行貨物列車6對。(記者 朱曉穎)
標簽: 滬蘇通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