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上海已擁有了比較完備的金融要素市場。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上海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市場機構繼續共同努力,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
對此,潘功勝在演講中提出了五大重點和下一步的推進計劃:
一是堅持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競爭中的基本定位,建設以人民幣金融資產為基礎的金融中心。下一步,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支持上海發揮人民幣資產發行和交易中心的獨特優勢,創新豐富人民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滿足全球各類投資者的投融資需求。
二是將繼續支持上海優化多渠道開放布局,同時順應市場需求,積極擴大在岸市場的對外開放,持續推動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共同繁榮發展。
三是繼續推動上海成為金融機構,尤其是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的集聚地。下一步,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推動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開放政策,研究推出新的開放舉措,如擴大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規模,探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融資管理模式,繼續支持上海吸引更多全球一流機構落戶,助推上海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市場。
四是建設與國際接軌的法治和規則環境。潘功勝表示,高水平的法治和規則環境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基礎和保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完善程度、透明性及可預期性,是市場參與者信心的關鍵。結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實際需要,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會同相關部門,支持上海在金融法律和規則體系方面更多地先行先試,加快高水平金融法律的供給,加快與國際接軌,形成高質量的金融營商環境。
五是建設高水平的資本項目對外開放。潘功勝強調,下一步,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繼續支持上海率先實現更高水平的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同時,也將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健全“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審查機制,做到對外開放和風險防控一體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