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統計,截至2月底,節后共有200余家上市公司迎來機構調研(線上及電話方式),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合計占比達八成。調研機構家次過百的公司有24家,它們全部為深市公司,其中有21家是中小創公司。在接待機構投資者家次最多的前十家公司中,創業板公司占8席。計算機軟件、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電子、教育、互聯網服務等是機構最為關注的板塊。
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當月機構共進行了417場調研活動,210家上市公司被調研,其中189家為深市企業,占比約九成,中小創公司占比達八成。
2月A股主要指數呈現分化格局,上證綜指下跌3.23%,深證成指漲了2.80%,創業板指上漲7.46%,深市與滬市成交額的差距較以往有所擴大。
春節后機構的調研情況也反映了市場這一格局。2月接待機構數量超過100家次的24家公司全部來自深市。同時,調研機構家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8家為創業板上市公司,2家為中小板公司。
在特殊的辦公環境下,視頻會議成為調研的主要形式。數據顯示,2月417場調研幾乎全部為音視頻調研。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春節復工后的4周時間里(2019年2月11日至3月10日),在463場機構投資者調研中,僅有45場采用視頻會議或網絡會議形式。
從調研內容看,“疫情對公司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公司整體的開工情況”等是出現頻次最高的問題。還有不少公司被問到了線上業務、云產品的推廣情況。
從調研分布情況看,節后被機構調研得最多的板塊主要是科技股、醫療股。不少熱門公司在2月已多次被機構調研,接待調研次數最多的公司包括博雅生物(11次)、拓維信息(9次)、亞光科技(7次)、金科文化(6次)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