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蹭熱點,請收手!三A股公司遭交易所處罰,背后現游資頻繁一日游

      來源:e公司官微時間:2020-03-02 10:00:13

      3月1日,滬深交易所對強行蹭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熱點的三家公司提出批評和處罰。滬深交易所對于物產中大,博瑞醫藥和海南海藥等三家公司均表示對于抗病毒新藥情況的披露不準確或不完整。

      據上交所3月1日披露,物產中大(600704)關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效藥瑞德西韋10T/制劑1000萬支”項目的信息披露不完整,決定對該公司及其時任董事會秘書陳海濱予以通報批評。上述紀律處分將通報中國證監會,并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據悉,2020年2月13日上午,物產中大在“上證 e 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科本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本藥業)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效藥瑞德西韋10T/制劑1000萬支”項目于2020年2月6日獲得江蘇省啟東市北新鎮人民政府備案通過。消息一出,公司股票價格于2月13日收盤漲停。

      此外,上交所下發公告,對科創板公司江蘇博瑞醫藥予以監管關注,并對其時任董事會秘書王征野予以通報批評。

      公告稱,經查明,博瑞醫藥于2月12日披露稱,公司成功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和制劑技術,并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制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

      經核實,博瑞醫藥公告中所稱“批量生產”實際為藥品研發中小試、中試等批次的試驗性生產。公司尚未取得藥監部門批準,也未取得專利權人授權,不具備進行藥物商業化批量生產的應有資質。

      同日,深交所對海南海藥及公司董秘通報批評。海南海藥此前在公告中多次提及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合作,在抗病毒藥物研制上取得進展的信息,但未對與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各方權利義務等重要信息進行披露。

      炒短線交易頻繁

      從博瑞醫藥的交易數據來看,游資及機構都在在進行頻繁交易。

      自2月12日開始,博瑞醫藥2月12日到13日連續兩日漲停,加上2月14日,三個交易日漲幅近60%。

      博瑞醫藥龍虎榜數據

      例如,博潤醫藥2月17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一家機構買入1322萬元,同時有3家機構合計賣出1.03億元。

      游資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南寧園湖南路營業部自同一天買入758萬元的同時,又賣出877萬元。此外,2月25日,銀河證券鄭州南陽路營業部同一日買入790萬又賣出799萬??梢钥闯?,游資超短線操作頻繁。

      2月25日博瑞醫藥收盤價65.40元,收盤上漲17.94%,全天換手率33.53%,振幅15.51%,成交額7.63億元。盤后數據顯示,上榜的前五大買賣營業部合計成交1.24億元,占該股當天成交總金額的比例為16.24%,其中,買入成交額為4840.34萬元,賣出成交額為7549.54萬元,合計凈賣出2709.19萬元。

      監管層加大監管力度

      自疫情爆發以來,多家公司披露試圖躋身“疫情概念股”。泰和科技2月2日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產品苯扎氯銨、次氯酸鈉及擬生產的過氧乙酸可用于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中的環境消毒。

      2月3日,泰和科技披露《增加經營范圍并修訂的公告》,擬將過氧乙酸等加入經營范圍。2月3日起,公司股價已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

      2月7日,深交所向泰和科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核實并說明相關情況。

      深交所還在關注函中特意要公司說明,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5%以上股東及關聯方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前述互動易回復相關信息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2月4日,雅本化學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子公司樸頤化學是阿扎那韋(Atazanavir)以及達魯那韋(Darunavir)關鍵中間體的主要供應商,其中達魯那韋主要生產手性藥物中間體,達魯那韋即達蘆那韋。”

      2月5日后,公司股價連續3日一字板漲停。

      2月5日晚間,深交所迅速向雅本化學下發了關注函。之后,公司在回復中澄清,相關產品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小,暫時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特殊時期,不僅是疫情防控概念股,A股近期的其它熱點,如新能源汽車、華為概念等,均已納入深交所重點監控范疇。

      2月份至今,滬深交易所已下發6個通報批評,發出監管函8份。對于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新《證券法》3月1日正式實施,將處罰上限從六十萬元提高至一千萬元,相關主體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同時,新《證券法》把自愿性信息披露納入規范范圍。

      自愿性信息披露,一般是指除強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資者關系、回避訴訟風險等動機主動披露的信息,如管理者對公司長期戰略及競爭優勢的評價、環境保護和社區責任、公司實際運作數據、前瞻性預測信息、公司治理效果等,管理人員自主性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最大特點。

      2月28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關于認真貫徹執行新證券法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工作的通知》,強調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明確信息披露義務人自愿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不得與依法披露的信息相沖突,不得誤導投資者。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險資舉牌進入復蘇通道 看好股市長期表現
      下一篇:國際疫情繼續升級 口罩原料藥等需求大增 多股有望受益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