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民營石化巨頭恒力石化站上發展新起點,迎來百億凈利時代。
1月17日晚間,恒力石化發布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9年度實現凈利潤約109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相比2018年的33.23億元,大幅增長228.06%。
對于業績快速增長的原因,恒力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5月份,公司投建的煉化項目在業內率先全面投產并投入商業運營,成為公司當前利潤結構的主要來源與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公司原有PTA、聚酯業務經營情況良好,也進一步增厚了公司盈利。
恒力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作為國內首家一次性建成的2000萬噸級以上現代化煉廠,恒力煉化項目擁有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工藝技術水平與裝置加工規模,具備卓越且齊備的產業配套能力,綜合競爭優勢突出。
《證券日報》記者從恒力石化了解到,恒力煉廠目前運營的包括2000萬噸常減壓,1150萬噸重油加氫裝置,960萬噸重整裝置,450萬噸芳烴裝置,130萬噸混合脫氫裝置等大型工藝裝置,都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超大型加工規模,煉廠還配套了包括自備燃煤發電廠、自建煤制氫聯產甲醇、醋酸裝置及自備原油碼頭(2個30萬噸級規模)、成品油碼頭、原油罐區等,預計年節省成本在30-40億元。另外,煉化項目生產出來PX和醋酸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同在一個石化園區內的下游PTA裝置,每年能夠節省大量的進口運費、關稅、損耗等中間成本。
對于公司首度入圍百億元凈利俱樂部,有石化業內人士認為,恒力大型煉化項目的率先投產發揮了關鍵作用。
“2019年,煉化項目在五月份才全面投產,相當于貢獻了半年的利潤,2020年開始,煉化項目給公司帶來的將是一整年滿負荷運營帶來的收益。”對于恒力石化的未來發展,該業內人士認為,百億利潤其實也只是起點,煉化項目的全面投產為公司打開了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新空間。
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看下半年的數據,除了煉化項目的直接收益,全產業鏈打通后帶來的協同效應也很明顯,PTA和下游的聚酯化纖業務盈利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對于恒力來說,從上游到下游,無論哪個環節都相當于裝在公司的碗里,收益都已經被牢牢地鎖定。”
記者從恒力石化最新了解到,目前公司在建的全球最大150萬噸/年乙烯項目也已進入開車投產高峰期,全面投產在即。該項目98%以上原材料都由上游煉廠供應,乙烯收率國內最高,將可以最大程度發揮煉化一體化的規模集成優勢,生產各類高端化工品,極大提升恒力煉廠的深加工能力與產品附加價值。另外,500萬噸/年PTA項目、135萬噸/年多功能高品質紡織新材料項目和20萬噸/年高性能車用工業絲技改等重點項目也在快速推進中。據公司初步測算,上述新建項目全部達產后,恒力石化預計每年將可實現產值3000億元,利稅650億元。
(李勇)
標簽: 恒力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