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受眾觀劇習慣的變化,近年來,網絡視頻平臺逐漸成為各類影視劇的重要播出渠道,“網絡獨播”或“先網后臺”成為很多影視劇的選擇。通過互聯網播放的網絡連續劇,被稱為網劇。
相對于2018年,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一個“網劇大年”,不僅播出的網劇數量眾多,《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慶余年》等頭部網劇還先后掀起了觀影熱潮。在當下影視產業的寒冬里,網劇正成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細分領域。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2019年,國內重點網劇拍攝備案數已經超過了同期電視劇備案數。
網劇備案超電視劇
重點網劇備案是從2019年2月份開始執行的。
2018年1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文件,要求自2019年2月15日起,重點網絡影視劇在開始制作前,進入“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登記節目名稱、題材類型、內容概要、制作預算等規劃信息,經過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核后的節目規劃信息,可獲得規劃備案號。
重點網絡影視劇在拍攝制作完成后,制作機構還需要將節目擬播出平臺、實際投資、演員片酬等相關信息在備案系統中登記,同時將節目成片報送所在地省級廣電行政部門。經過廣電行政部門內容把關的節目,可獲得上線備案號。
文件提到的重點網絡影視劇包括投資總額超過500萬元的網絡劇(網絡動畫片)、投資總額超過100萬元的網絡電影兩類。取得上線備案號后的重點網絡影視劇,可以在各大視聽節目網站首頁播放,進行招商推廣、會員推薦等。
目前,廣電總局先后公布了2019年2月~10月共9個月份重點網絡影視劇的備案情況。9個月中共有803部重點網劇獲得規劃備案號,其中2019年3月和9月分別有106部、109部重點網劇獲得規劃備案號。
同一時期,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有647部,即便算上2019年1月份的82部,2019年重點網劇備案數量也已超過電視劇備案數量。除2019年2月外,每月重點網劇備案數量均超過當月電視劇備案數量。
網劇在獲得規劃備案號后,在拍攝制作完成后,還需要取得上線備案號。不過,2019年第三季度,在“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通過登記并取得上線備案號的網劇僅有35部592集。
實際上,近年來網劇發展迅速,從播出情況來看,首都影視發展智庫、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等共同發布的《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自2016年以來,網劇的播出量就一直高于上星劇。
以2018年為例,當年上星劇播出113部,網劇播出達260部,占到總播出劇集的2/3以上;2018年,上星劇總數較2017年出現下滑,而網劇的播出數量則出現了增長。
高標準嚴要求
隨著各類網絡視聽節目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有關部門對網絡電視劇、網絡電影等各類產品的監管正在逐漸加碼。
據了解,早在2012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組織建設了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為了適應網絡視聽節目建設管理新形勢新要求,廣電總局對該系統進行了升級,新增了“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并要求自2019年2月15日起,包括網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等在內的重點網絡影視劇在開始制作前進行備案。
相比電視劇,網劇曾留給外界審核標準更寬松的印象,但實際上,近年來國內網劇與電視劇的審核標準已經逐步統一。
早在2016年,時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就曾表示,未來網劇審核標準將與電視臺一致,即“電視不能播什么,網絡也不行”。
2018年10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界管理的通知》提及,要對網絡視聽節目進行嚴格管理,加大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治理力度,堅持同一標準、同一尺度。
“以前網劇跟電視劇的內容標準的確是不太一樣的,大家可能覺得網劇好像能比電視劇更寬松一點,但現在不行了,網劇在拍攝前也要報批送審,網劇和電視劇的標準完全是一樣的了。”北京某大型影視公司高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監管政策趨嚴,審核標準統一,再加上資金投入的增加,使得國內網劇產量不斷上升的同時,質量也得到了提升。近年來,制作精良的口碑網劇不斷出現,優質網劇也獲得了更加廣泛的認可。
2019年12月16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發布節目征集公告,公告提及,在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在中國(含港澳臺地區)衛星頻道播出的電視劇,或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可以參選。
作為長期以電影電視、電視連續劇、紀錄片、動畫片和綜藝等優秀電視節目為主要參選對象的獎項,白玉蘭獎首次將網劇納入了評選范圍,這也被視為網劇獲得認可的標志性一步。
內容來源多樣化
網劇最早起源于視頻網站自制劇,至今,幾大視頻網站及其所屬公司依然是網劇的重要內容出品方。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搜狐視頻、芒果TV、嗶哩嗶哩等視頻平臺均有自制網劇播出。
不過,隨著網劇越來越火熱,網劇的出品方早已不局限于網絡視頻平臺。包括傳統影視劇制作公司、網絡文學企業、廣電企業、其他各類文化公司等,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加入網劇的開發制作。
如2019年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出品方既有網絡視頻平臺優酷,也包括多家傳統影視傳媒公司;2019年年底播出的《慶余年》,出品方包括騰訊影業、網絡文學企業閱文集團以及海南廣電。甚至主要從事偶像養成業務的哇唧唧哇娛樂文化有限公司,2019年也出品了一部網劇。
在上市公司中,華誼兄弟、當代明誠、光線傳媒、完美世界、北京文化、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均布局了網劇業務。
“我們現在也在與各大視頻網站深度聯合,加大網劇、網絡電影的投入,積極開拓付費視頻市場。”慈文傳媒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作為A股主要電視劇出品方,慈文傳媒2019年上半年就有多部網劇、網絡電影播出,并確認了收入。
2019年,華誼兄弟就籌備并參與投資了多部電視劇及網劇;文投控股自2018年開始籌備電視劇、網劇業務,并組建了專業化業務團隊,參與投資了多部電視劇、網劇;華策影視自2016年以來每年均有多部網劇播出,內容涵蓋都市、愛情、戰爭、喜劇等多種題材。
2016年10月,華策影視召開股東大會決定,將其募集資金中用于“資源培植和整合”、“互聯網應用開發”等項目的6億元資金變更為1億元,另外5億元用于網劇的內容制作業務升級。2017年7月,華策影視再度公告,將原募投項目中用于影視及綜藝節目內容制作業務升級、內容版權和模式采購等項目的9.5億元資金變更為5億元,變更用途的4.5億元募集資金均用于全網劇的制作運營。(吳志)
標簽: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