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蓬佩奧突訪伊拉克4小時 討論美對伊朗“威脅”的擔憂

      來源: 新華網 王雪梅時間:2019-05-09 10:50:56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7日晚突訪伊拉克,會晤伊拉克總統、總理,討論美國對伊朗“襲擊威脅”的擔憂,要求伊拉克保障在伊美國人的安全。

      蓬佩奧還要求伊拉克保持“獨立”,管好民兵組織,免受伊朗影響。

      【突訪4小時】

      蓬佩奧7日參加在芬蘭舉行的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原定會議結束后訪問德國,會晤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外交部長???middot;馬斯。他突然取消訪德行程,在嚴密安保下突擊訪問伊拉克,停留4個小時。

      飛機起飛后,隨行媒體記者被告知將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只能在飛機返航起飛后才能報道蓬佩奧的行程。結束對伊拉克的訪問后,蓬佩奧飛往英國首都倫敦。

      訪伊期間,蓬佩奧分別會晤伊拉克總統巴爾哈姆·薩利赫和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討論在伊美國人安全、伊朗“非常明確”的襲擊威脅以及美國的安全擔憂等事宜。

      這是蓬佩奧今年第二次訪問伊拉克。今年1月,他突訪巴格達,與伊拉克新一屆政府領導人會晤,討論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合作等。

      【求充分保護】

      與伊方領導人會晤后,蓬佩奧告訴隨行記者,伊拉克領導人承諾“充分保護在伊美國人安全”,因為“他們明白這是他們的責任”。

      蓬佩奧稍后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他向伊方“強調需要保護(美國)外交設施和駐軍人員”的安全。

      記者問及能否保護美國設施及其人員免受伊朗及其“代理人”武裝襲擊,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說:“這是伊拉克要履行的義務。”

      蓬佩奧說,這次訪問旨在讓伊方更多了解“我們所見正在增加的威脅”。

      他指認伊朗軍隊正在“升級行動”,襲擊威脅“非常明確”“迫在眉睫”。但他拒絕提供與伊朗威脅相關的細節。

      就美國向中東地區部署航空母艦打擊群和轟炸機特遣隊,蓬佩奧說美方將確保擁有保護自身利益不受伊朗威脅的兵力。“我希望,我們傳遞給伊朗人的信息是,我們處在一個能夠威懾的態勢。伊朗在襲擊美國目標前會三思而后行。”

      【去伊朗影響】

      蓬佩奧在會晤中表達美方對伊拉克“主權獨立”的支持,希望伊拉克不受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朗影響。“我們不希望任何人干涉他們的國家。”

      他敦促伊拉克迅速采取行動,把受伊朗影響的獨立民兵組織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指認那些民兵武裝使伊拉克成為一個“不那么穩定的國家”。他說,伊拉克總統、總理“承諾這也是他們的目標,會朝這個目標推進”。

      按照美聯社的說法,伊拉克境內幾支實力可觀的民兵武裝對伊朗“忠誠”,曾經在美國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以后與美軍駐伊部隊交戰,協助伊朗在敘利亞內戰中支持由什葉派主導的巴沙爾·阿薩德政府。

      美聯社解讀,隨著美國與伊朗緊張局勢升級,伊拉克在一定程度上被夾在美國與伊朗之間。

      伊拉克與美國保持著密切關系。美國領導國際聯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打擊極端主義組織“伊斯蘭國”。5000多名美軍士兵駐扎在伊拉克境內。另一方面,伊拉克與伊朗在貿易、安全和政治領域聯系緊密,不愿意按美方意愿與伊朗對抗。(王雪梅)(新華社專特稿)

      標簽: 蓬佩奧 伊拉克 伊朗“威脅”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中國和羅馬尼亞兩國公司就成立核電項目合資公司簽署相關協議
      下一篇:深圳擬對《前海條例》全面修訂:設立理事會 擁有獨立財政權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