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市場活力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南向資金加速涌入港股,成為推動市場發展的關鍵力量,為港股也釋放了積極信號。百惠金控據悉,港交所將積極籌劃多項舉措,例如優化上市制度及調整納入港股通門檻,令港股市場在價值回歸的過程中,吸引力不斷增強。
百惠金控據港交所提供的數據,于2025 年首六個月,香港現貨市場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飆升至 2402 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的 1104 億港元相比,升幅高達 118%。眾多股票的買賣價差明顯收窄,投資者交易成本降低,市場交易效率顯著提升,為市場注入了一劑 “強心針”。
與此同時,南向資金的加速涌入扮演了關鍵角色。大量內地資金的進入,不僅為港股市場帶來了充裕的資金,更為市場注入了信心。Wind 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累計凈流入規模超過 7300 億港元,這一數字已達去年全年的 90%,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南下資金積極布局于港股的各個板塊,從科技股到金融股,從傳統制造業到新興消費領域,都能看到南向資金的身影,帶動了市場的整體活躍度。
百惠金控據悉,為進一步增強港股市場的吸引力與競爭力,港交所積極籌劃多項舉措。香港證監會主席在近期的研討中建議,將港股通個人投資者賬戶資產門檻從現行的 50 萬元大幅降至 10 萬元,期望以此吸引更多散戶投資者入場,為港股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百惠金控作為立足香港的金融機構,預計未來若該方案正式實施,無疑將對港股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結構、市場流動性以及股票價格走勢都可能迎來重大變革。
此外,港交所于 2023 年推出的 “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系統,有效縮短了新股結算周期,提升了資金周轉效率,降低了市場風險,吸引了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新股認購,增強了新股市場流動性。
2025 年上半年,港股 IPO 市場強勢復蘇,共有 44 家新上市公司,較去年同期的 30 家上升 47%;前 6 個月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 1071 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 134 億港元上升 699%;總集資金額為 2808 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 665 億港元上升 322%。。
百惠金控展望未來,隨著港股市場流動性的持續改善、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以及港交所一系列創新舉措的逐步落地,港股市場有望在價值回歸的道路上穩步邁進,吸引更多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重要聲明:以上內容由百惠金控提供,僅作參考,并不構成買賣建議,并不能完全代替投資者的判斷和決策。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情況和需求,建議進行分析和評估,以制定最合適的投資策略。
百惠金控旗下的百惠證券(中央編號: BPQ161)獲香港證監會發牌進行第一類及第四類受規管的持牌活動。同時,旗下的百惠資本(中央編號: BSM550)持有第一類及第六類牌照,并且擁有保薦人資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