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1日,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應時代所需應運而生。2024年1月5日,公司正式啟動國內市場業務,以專業的戰略視野和穩健的投資理念,為中國期貨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并迅速在國內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當下,中國期貨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國際化機遇。中國證監會近期明確表示,將加快推進商品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戰略支點,逐步拓展QFII/RQFII投資者可交易品種,涵蓋新能源金屬、精細化工等關鍵領域,力求在全球產業鏈中強化“中國定價”的主導地位。
2025年,中國將新增包括碳酸鋰、氧化鋁等29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國際化期貨品種,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計價商品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在此宏觀背景下,上海原油期貨市場的規模已超越迪拜商品交易所,與WTI、布倫特期貨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穩固其作為亞太原油定價“風向標”的地位。鐵礦石、PTA等成熟品種通過引入境外交易者,逐步構建起以人民幣結算為核心的全球貿易定價體系,彰顯“中國價格”日益增強的全球話語權。
自進入國內市場以來,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敏銳的戰略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創新精神,不斷突破傳統發展邊界,帶領眾多合作伙伴在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征程中勇攀高峰,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在發展過程中,沛達取得了諸多顯著成就,但國際化進程仍面臨多重挑戰。監管層面,需構建更為完善的跨境風控機制,解決中外法律體系差異帶來的制度摩擦;市場層面,需有效應對美聯儲政策調整對美元計價大宗商品的潛在沖擊。對此,監管機構正著手強化期現聯動監測,優化差異化保證金制度,推動交割周期從T+1向T+0壓縮,全面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提升市場活躍度和國際參與度。
展望未來,中國期貨市場將從“地緣博弈場”加速向“全球產業協同體”轉型。區域定價中心的加速崛起、氣候金融衍生品的爆發式發展,以及AI量化投資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重構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為全球產業鏈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風險管理平臺。
在這一時代浪潮中,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在卓越領導團隊的引領下,持續深耕制度創新、深化技術賦能,堅定不移地邁向全球市場舞臺。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不僅是金融開放的具體體現,更是國家經濟實力與規則制定能力的重要標志。沛達公司也將以專業之力、創新之智,為構建“貿易大國”向“定價強國”的華麗躍升貢獻源源不斷的“中國智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