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消息,今年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預計10月進入拉尼娜狀態,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繼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結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將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連續兩年冬季發生拉尼娜事件,也被稱為“雙峰型拉尼娜”,這對熱帶和副熱帶的影響可能會更為顯著。
在“雙峰型拉尼娜”影響之下,今年杭州的冬天是否會冷上加冷?根據杭州市氣象臺的數據:1951年至2020年發生過15次拉尼娜事件,受影響的冬季總共有18年(有的拉尼娜事件會跨越2-3年冬天)。把這些年份冬季的平均氣溫和常年平均相比發現,有15年杭州冬季平均氣溫偏低,但也有3年冬季平均氣溫明顯偏高。
在這些年當中,“雙峰型拉尼娜”情況有5次。這5年里氣溫偏低的有4年,偏高的有1年。偏低的4年當中,也沒有發現偏低幅度比普通拉尼娜年更厲害的跡象。
統計還發現,自1951年以來杭州歷史上最冷的三個冬天(1967年、1983年、1976年),都不在拉尼娜事件影響時間內。
由此可見,拉尼娜發生時冬天偏冷的概率的確更大。但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今年冬天杭州偏冷還是偏暖還有待于進一步研判。
標簽: 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