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事關國家資源戰略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要素保障,事關產業轉型升級原料供給。記者今日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湖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公示階段,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礦山數量擬控制在3000個以內,大中型礦山以及綠色礦山比例均要達到30%。
湖南省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稟賦突出,資源遠景潛力較大,素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之稱。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發現礦產121種(亞種146個),占全國69.94%;探明資源量的礦產88種(亞種111個),占全國54.32%;銻、鉍、錳、釩、鎢、錫、鋅等礦產保有資源量全國領先。
“十三五”期間,湖南省礦山數量大幅減少,生產規模大幅提升,礦山數量由6901個優化調整至3564個,大中型礦山比例由5.94%提高至15.59%。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規范集約程度還將進一步大幅提升,礦山數量將控制在3000個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30%;同時從源頭上強化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加大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生產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全省綠色礦山建設比例要達到30%。
緊跟國家產業政策,規劃明確了湖南省限制性開采礦產清單:限制開采高硫、高灰煤炭,淘汰關閉產能低、安全不達標和多年停產小煤礦;限制石膏、低品位赤鐵礦、硫鐵礦等礦種開發,壓減過剩產能;限制釩礦開采,嚴格釩礦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限制低品位磷礦開發,加強現階段選冶技術未過關、難以利用的鋰、鈹、銣、銫等礦產資源保護。
同時,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禁止開采可耕地磚瓦用粘土礦。按照全面推進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專項整治要求,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優選資源條件較好、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外部條件成熟的區域,劃定一批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集中開采區,引導全省砂石礦實現集中開采、規模開發、綠色利用,至2025年砂石礦采礦權數量控制在1500個以內。
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規劃優選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大中型礦區、礦產資源集中開采區,設置了51個省級重點開采區,包括平江黃金洞金礦區、花垣民樂錳礦區、桃江板溪銻礦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