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身邊的變化)閩北林下生“金” 綠富雙贏有路子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4-09-02 07:10:34

      中新網南平9月1日電(張麗君 曾大龍 余長青) 走進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鎮前鎮下莊村仿野生靈芝種植基地,闊葉林郁郁蔥蔥,林下長著一朵朵紫褐色的靈芝,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灑落到靈芝上。

      村民晾曬靈芝。曾大龍 攝

      “8月,我們已經采收一茬了,干品有2500余公斤,再過一個月左右,第二茬又可以采收了。”政和縣山豐林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應江笑呵呵地說。

      政和縣山豐林業專業合作社林下種植靈芝喜獲豐收。曾大龍  攝

      政和縣地處閩北山區,擁有獨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氣候,是福建省重點林業縣之一,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林地面積為225.6萬畝,森林覆蓋率79.60%。近年來,該縣立足生態和地理氣候優勢,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附加值,既保住綠水青山,又實現農民增收、林業增效,走出一條林下生“金”,生態致富之路。

      張應江是鎮前鎮下莊村新田自然村人,2023年,張應江流轉當地村民一些林地試種仿野生靈芝,在科技特派員的牽線搭橋和指導下,他從三明市引進紫靈芝30800棒,當年收獲的靈芝便賣了60多萬元。2024年,張應江又種了52000棒。

      2023年,政和縣山豐林業專業合作社靈芝種植基地被列為福建省科特派農業技術示范展示基地,并納入2024年度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標準化建設項目。

      靈芝自古被譽為“仙草”,是珍貴的中藥材。2023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靈芝納入“藥食同源”目錄。

      政和縣鄉里鄉親農業專業合作社林下種植金線蓮喜獲成功。曾大龍  攝

      村民們看到張應江種植靈芝成功后,紛紛前來學習取經,張應江熱心地幫助村民代購菌棒、指導種植技術要領,帶動11戶農民加入林下種植靈芝行列。

      “林下種植中藥材不與樹爭地,既能增加林農收入,菌棒腐爛后又能提升森林質量。”政和縣林業局局長陸雄斌說。

      種植仿野生靈芝是政和縣探索林下種植中藥材的一個縮影。目前,該縣林下種植中草藥示范基地共有3家。

      初秋時節,走進政和縣楊源鄉翠溪村金線蓮和黃精種植基地,村民葉玉有正在查看金線蓮長勢,給紗棚培土加固。

      “葉玉有孩子都在外面,夫妻倆到基地幫工,每個月每人能拿到3000元工資。”政和縣鄉里鄉親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德松介紹,種植基地采用“合作社+示范基地+林農”模式,流轉翠溪村林下空間520余畝,種植黃精、金線蓮等中藥材,帶動周邊農戶60余戶,戶均增收1.2萬元。

      山菇農業專業合作社創新合作模式,實現多方共贏。該合作社依托“森林生態銀行”林下空間資源數據庫,流轉國有松源、石門林場松林采伐山場林下空間資源,采用“國有林場+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擴大合作社林下種植規模,提高林農務工收入,降低國有林場松材線蟲病防治成本,實現多方共贏。

      2024年,當地合作社林下種植茯苓規模將達3000余畝,預計帶動周邊農戶50余戶,戶均增收5萬余元。

      “下一步,我們將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最后一公里,把全縣100多萬畝林下空間用活、用好,實現林下生‘金’綠富雙贏。”政和縣林業局局長陸雄斌說。(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世界要聞:中國抽水蓄能累計投運超5000萬千瓦 位列全球首位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