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場已經到來的危機。而對于農業來說,更是對氣候的變化反應最為敏感和脆弱。如何在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提高適應能力,推動鄉村振興;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生態農業等等,都是世界各國亟需解決的問題。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的中國角邊會上,王石作為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創始人就此進行了探討,呼吁共同推動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生態農業是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互利農業,既保證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又能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的目標。在現代工業的發展下,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為集約化、規?;约盎瘜W化,這就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的下降,氣候變化等等。所以,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在于,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用科技手段發展優質的高生態農業,實現天然有機物的循環利用以及碳排放的減少。
而生態農業的發展,更是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提升,也有助于應對氣候的變化,這三者形成了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在中國角邊會上,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創始人王石就提到氣候適應,生態農業,生物多樣性這三個關鍵詞,并且表示生態系統的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是相互影響,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綜合的去看。所以,在探討生態農業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人類自身以及自然生物如何去適應氣候的變化,協同各方的努力以幫助自然生物和生態農業提高對氣候變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需要靠實業帶動,而能夠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實業便是生態農業。這一次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更是達成了一個共識,以生態農業為主要方法來推動鄉村振興,無論是對于鄉村發展還是生態環境、物種的多樣性,都有著關鍵的作用,需要世界各國所有人刻不容緩共同行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