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美國管理學家伊查克•愛迪思提出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企業與生物一樣遵從生命周期的規律,會經歷由產生、發展、壯大直到衰亡的過程。美國《財富》雜志指出,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而在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3-4年,集團企業平均壽命則為7-8年。短壽為絕大部分企業的宿命,可持續發展的可謂廖廖無幾。
成功的企業令人尊敬,因為企業的成功充滿了艱辛。成功的企業值得學習,因為一切成功的邏輯都是在曲折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戶外廣告激蕩30年,作為高鐵廣告行業領軍企業、中國大戶外在途傳播領航者,永達傳媒成功的內在邏輯又是什么?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國際廣告協會全球副主席張國華先生給出了他的答案。
永達傳媒是生命力頑強的、大有希望的
2022年11月20日,在溧陽天目湖涵田度假村酒店,賓朋滿座,來自各行各業的權威專家、優秀企業家齊聚一堂,為永達傳媒30周年生日送上最誠摯的祝賀。
其間,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國際廣告協會全球副主席張國華先生作為第一位上臺致辭的專家來賓,在現場對永達傳媒表示以熱烈祝福,同時,他也從專業角度對永達傳媒的成長發展給出了中肯評價。
張國華先生說道,戶外廣告有一度非常風光,人們對其趨之若鶩。但不容諱言地講,近年戶外廣告的生存發展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很多戶外廣告公司早已不復存在,生存下來的也大多度日艱難,加上疫情反復、經濟壓力、國際環境嚴峻等重重因素的影響,廣告行業受到極大壓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永達傳媒舉辦如此盛大的慶典,說明永達傳媒的生命力是頑強的、是大有希望的。并且足以彰顯永達傳媒的魄力與擔當,這不僅是對永達傳媒30年的記錄,也是對行業信心的提振。
由永達傳媒30年,看企業成功的內在邏輯
永達傳媒自1992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引領大交通媒體行業的發展,建立了涵蓋高鐵、高速、城市商圈、機場和線上數字化等多種在途傳播媒體平臺,憑借強大的資源開發力和平臺整合能力,打造多元化、復合型的媒體矩陣。在堅持在途場景傳播理念的同時,永達不斷豐富自身傳播理論體系,開創性布局“大戶外+”傳播體系,形成品牌在高度、廣度和深度上的高效傳播觸點理論。如今,科技的進步正迅速改寫傳媒行業的發展模式和品牌的傳播路徑。永達傳媒順勢而為,借科技進步之東風提升和完善大戶外傳播效力,在復雜的媒介環境下持續為廣告主提供大戶外整合營銷方案,助力品牌成為跨周期可持續發展的長紅品牌。
張國華先生在現場說道,周志強在人生最美好的30年做了這樣一件事,而這一路走來,也無不顯示了他的艱辛、他的執著、他的魄力、他的擔當、他的學習、他的愛心等等的這一切支撐著他走過了30年。這30年他由一位鎮江丹陽的農村青年,成長為今天中國廣告行業一級企業、高鐵廣告領軍企業的創始人,著實不易。
張國華先生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從周志強的成功、從永達傳媒的30年總結出一家企業成功的內在邏輯。
1.誠實守信的品行
廣告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程度的度量計,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風向標。廣告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這是中國廣告不可動搖的鮮明特色。
而廣告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誠信,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信經營是廣告業發展之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無論是廣告公司還是廣告媒體,要想取得長足發展,一定要做到誠信經營,失去誠信,就等于切斷了發展之路。
作為起源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廣告媒體,戶外廣告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環境中的一部分,反映并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誠信是戶外廣告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是戶外廣告的靈魂與生命。
永達傳媒,作為中國戶外廣告領軍企業,30年誠信經營,打造口碑優質品牌,成為行業典范。
永達傳媒榮獲江蘇省廣告行業2020年度“廣告發布誠信單位”競賽“誠信單位”稱號
2.獻身公益的初心
永達傳媒,作為一家已經在戶外媒體行業走過30年時間的企業,自知一個好的企業與品牌,一定要有利民為善的建樹,這是大品牌的長存之基。因為企業的成功和長久發展絕對離不開國家和人民。企業無論走多遠,都要心懷理想和責任擔當,不僅要有發展的信心、決心和恒心,更要有回饋社會、感恩社會的初心,做一個有溫度的企業和品牌。
三十年來,從時刻關注災情,及時援助保民生;到開發金竹旅游項目,助力樂安振興;再到聚力扶智,舉辦深山鄉村教師獎,做深山教育筑路人,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們鋪就希望之路。永達一直在用種種善舉,書寫大愛與情懷。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永達在今年對公益項目——深山鄉村教師獎進行了全新、系統的升級,將深山教師獎升級為深山教育獎,把深山教育獎打造成鄉村振興的一個品牌IP,以IP勢能打造公益長跑。
永達傳媒30周年慶典現場對此全新公益項目的全面啟動,為的則是將這種大愛與情懷輻射至更大圈層,呼吁號召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中。給處于新時代的孩子們種下夢想的種子,幫助他們看到更遼闊的世界。
永達30周年公益發布啟動儀式
永達承諾:未來十年,每年將聯合客戶為鄉村教育建設輸送不低于300萬的物資和資金投入
3.深入人心的文化
偉大企業的成功沒有秘密,有的只是一位不可復制的精神領袖,以及這位領袖所塑造的深入人心的企業文化。
真正的企業文化不是陳詞濫調、流于形式的說詞,而是融入了創始人的情懷與價值觀,并不斷為這個理念付諸實踐,好的企業文化會滲入組織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個細胞,并無限傳承下去,讓企業保持健康高效的運轉。
三十年前,周志強先生白手起家,單槍匹馬闖入大戶外傳播領域,他潛心品牌傳播和廣告經營,帶領一家中國本土中小廣告公司一路發展壯大。在周志強先生的影響下,“永不止步 達觀天下”的精神成為永達的重要文化基因。
說到此處,張國華先生非常感慨地說道,30年的發展之路,有驚濤駭浪,有激流險灘,有人生的低谷,但他始終不言放棄,這種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4.達人達己的利他主義
永達傳媒一直是一家賦能型的企業,為中國企業賦能,為品牌價值成長賦能,作為創始人,周志強認為賦能的核心邏輯是:先利他,后利己。對于合作各方的利益,他始終堅持“利他”原則,“這樣才有越來越多的生意伙伴愿意同我合作。反之,我們能做的只是一錘子買賣。當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首先想到的不是這件事能為自己帶來什么利益,而是能給別人創造什么價值時,我們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企業經營,貴在人品。“達人達己”的利他主義不僅僅是永達傳媒的經營理念,它更折射和反映創始人的人品與擔當。
對此,張國華先生也給出了高度評價:我們合作看的是什么?看的是人品。我們投資看的是什么?看的是人品。我們交好朋友看的是什么?看的也是人品。疫情當下,這么多人前來為周志強的企業30周年慶典捧場,這與他的人品不無關系。
5.對趨勢的精準洞察力
1997年,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771公里,相繼建成沈大、京津塘、成渝、濟青等一批具有重要意義的高速公路,逐步形成東西南北縱橫交織、規模推進、滾動發展的良好格局。這一年,永達傳媒迅速把握住高速發展之“勢”,短短幾年就實現了全國高速公路、全國旅游景區媒體圈的全面布局。
2011年,高鐵媒體資源第一次向社會資本開放,永達傳媒迅速看到了戶外大交通媒體的價值,果斷把握高鐵發展之“勢”,經過多年在高鐵媒體領域的耕耘,奠定了行業第一的地位。
今天的永達傳媒,經歷了丹陽1.0時代、高速2.0時代、高鐵3.0時代,正在邁入數字化4.0時代,這一切都是因為牢牢把握住了趨勢。這也是為什么,永達能成為大戶外傳播領航者,因為永達從不做追隨者,只做引領者。永達傳媒的成功離不開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洞察力,張國華先生說道。
張國華先生還表示,現在廣告行業受大環境影響明顯,但有幾個方面是確定的:
一、中國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沒有變,這是一切向前發展的動力。
二、中國作為制造大國擁有豐富產能、豐富物質的現實沒有變,這就意味著廣告將始終成為品牌塑造、促進消費、拉動增長的一個重要手段。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格局沒有變,有市場經濟就有競爭,今天中國企業也已經到了打造品牌的階段,沒有品牌就不存在附加值,沒有品牌企業效益就難以提升。
因此,做品牌、做廣告將成為中國企業保持競爭力的一個長期賽道。
廣告顧名思義,廣而告之,而高鐵作為典型在途場景,客流量在多年前就早已超過20億人次,流量可謂之大。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4.1萬公里,超過全球高鐵運營公里總數,高鐵早已成為中國國民出行的首選。高鐵在途場景的營銷價值不言而喻。正是因為這一點,中國有無數的企業選擇了高鐵廣告,選擇了永達傳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