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是小區生活圈的標配。近日,位于山東青島嶗山區的繡城農貿市場正式開業,這是青島市2022年市辦實事工程之一,吸引了當地居民的關注和熱情參與。得益于通聯支付為繡城農貿市場打造的,集綜合支付、智能賬務、數字營銷等產品功能于一體的智慧解決方案,居民不出小區就能更便捷、實惠地買到生活必需品,入駐攤位的老板們也能輕松、高效地經營買賣,不斷迎來好生意。
支付收銀一體化,讓顧客購物更舒心,商家經營更省心
開業當天,前來市場購買商品的居民絡繹不絕,大家依次登記測溫進入農貿市場,在攤位前挑選熟食、水果、食品,商家忙著稱重、收款,AI識別稱重、人臉識別收銀、手機掃碼支付……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購物收銀與支付體驗讓居民印象深刻。“真是太方便了,我們以前都是去張村買菜,現在家門口也有了菜市場。”家住附近小區的趙女士說,購物不方便已經困擾了小區居民很久,繡城農貿市場的開業讓她感覺生活變得更加智能、舒心與方便。
正是通聯支付聯合銀行、軟件服務商等多方共同發力,提供SaaS收銀軟硬件與支付一體化解決方案,引入豐富多元的收銀與支付產品應用,為農貿市場智慧化建設夯實了第一步?,F場不見傳統菜場排隊擁擠、毫無秩序的場景,居民消費可以更自在地選擇支付方式,還能體驗到收銀刷臉一體化服務,既能直觀了解商品價格、名稱、數量及優惠等信息,又能秒速刷臉支付,省時省力;而商家不用再擔心忙亂中出現漏收、錯收或少收款等問題,也能省出人力來盡心為顧客服務;收攤后面對復雜的賬單也無需大量的人工對賬,借助通聯支付產品統一對賬的功能,所有交易可以快速完成統計對賬,減輕商家工作負擔。
農貿市場線上化,15分鐘步行商業圈“觸手”可及
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疊加疫情因素影響,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逐漸趨向于網絡化、線上化,線下實體經濟打造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已是大勢所趨。如何低成本拓展線上渠道,滿足人們通過網絡便捷購物的需求,成為了困擾小微企業和商戶的一大難題。為了繁榮市場、助商惠民,圍繞管理方打造“十五分鐘步行商業圈”的規劃與訴求,通聯支付將為農貿市場搭建線上商城提供解決方案。
在通聯支付的解決方案中,商家無需重復在后臺上傳商品數據,一鍵即可將商品同步展示在線上商城中,不用過多開發和管理,簡單易操作,同時提供線上小程序支付功能,以滿足居民在線上下單支付購買,商家在收到訂單后,可以第一時間安排物流快遞到家。線上商城上線后,居民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線上逛菜場,選購下單、手機支付,新鮮的生鮮果蔬即刻送到家門口,不用花時間買菜拎籃,疫情特殊時期還能享受足不出戶、送菜上門。線上商城的建設將進一步拉進了社區商家與居民消費者的關系,讓社區生活更便利,商家生意更好做,居民幸福感更高。
賬務處理智能化,高效解決農貿市場資金管理難題
繡城農貿市場占地面積1000平米,內設攤位30個,主要經營果蔬生鮮、小吃早餐等,涵蓋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全部品類,管理方以“免租+聯營+分紅”合作模式吸引優質商家入駐。在此背景下,市場管理方面臨與聯營商家間復雜的賬務處理和資金管理的難題,針對這一難題,后續,通聯支付將為商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消費者通過微信小程序和商家處購買完商品并下單支付完成后,平臺根據商品所屬商戶主體,將銷售所產生的收益按照簿記規則靈活進行賬務處理和資金管理,整個流程將更加高效智能,進一步促進營造農貿市場互利共贏的生態環境。
會員營銷數字化,輕松獲客留客激發社區商圈活力
在農貿市場運營穩定后,如何獲得和留住客流,實現可持續增長是市場管理方和商家們最為關心的課題。隨著合作逐步深入,通聯支付還將為繡城提供數字營銷整體解決方案,為整個繡城社區商圈打造統一的會員營銷管理體系,幫助社區商圈實現私域會員運營,并引入銀行的卡券營銷活動,更有效地激發市場活力。消費者到商圈任一商家處消費均可享受滿減活動及積累消費積分,并在平臺兌換商品,真正為繡城打造O2O數字化智慧社區示范街,從而點燃居民消費熱情,讓城市煙火氣更濃。
農貿市場是一座城市人間煙火的生動名片,也是社區商業和城市商業的重要基礎,這項菜籃子工程,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指數。繡城智慧農貿市場建設是通聯支付推進智慧場景拓展和支付便民工程的縮影。未來,通聯支付將繼續激發數字化轉型新動能,不斷優化升級產品服務,推出更加優質的解決方案,助推智慧場景建設在改善服務基本民生、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微循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