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瑞泰口腔醫院兒童診療中心主任,鄧艷南醫生依然有大量的兒童診療工作,當我們問為何不減少一些出診工作量時,她說,一方面是孩子和家長這么多年的信任不能辜負,一方面是我覺得作為醫生出診是我的本職也是我的熱愛。
兒童牙齒矯正不是目的是方式
面對兒童牙齒早期矯正,鄧主任似乎沒有太多疑惑和糾結。在她看來兒童牙齒矯正是屬于兒童牙齒健康管理的一部分,總結其中的判斷邏輯她這樣說到:“孩子要不要做矯正是一個診療過程,確定治療方案的前提是我要看孩子的牙齒問題,像兒童地包天,下頜發育不足造成的齙牙、小下巴,嚴重的牙齒擁擠不齊,這類放任不管容易造成孩子頜骨發育異常,增加未來治療代價和風險的問題,我會積極的和家長溝通,最終確定適合孩子的矯正方式。
所以兒童牙齒早期矯正從來都不是目的,它是對抗牙齒錯頜畸形的方式。如果孩子只是輕微的牙齒不齊或者暫時性深覆合,我們會定期隨訪觀察,所謂兒童牙齒發育管理就是將早期干預和定期跟蹤結合起來,讓孩子的牙齒以及頜骨能正常健康發育。”
兒童牙齒管理是和孩子一起面對風險與困難
鄧艷南主任說道:“孩子從萌出第一顆乳牙到完成換牙,這一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比如乳牙期的齲壞,替牙期的錯頜畸形,孩子上學后運動量增加后的牙齒外傷風險,很多時候都需要專業口腔醫生的長期跟蹤和幫助。”
當我們問道這方面有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時,她說,我的小朋友們很多跟了我近十年,所以乳牙期我就在幫他們通過涂氟,窩溝封閉做齲病的預防,一旦發現齲病積極的治療,雖然很多時候孩子牙齒齲壞還會伴隨牙齒的排列和咬合異常,但是因為長期跟蹤和治療他們的牙齒,我對孩子的牙齒情況了解程度和孩子和家長對我的配合意愿都讓我可以順利的開展工作。
說到這里鄧主任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小朋友深覆蓋比較嚴重,因為孩子處在一個運動量開始增長但是自我保護意識還沒形成的階段,我提醒家長這類情況要注意運動導致的牙齒外傷,碰巧的是大概過了一周小朋友就因為運動摔倒后牙齒折斷了”。
鄧主任補充道:“這也提醒了我,孩子的牙齒問題除了要考慮咬合是否正常,還要把其他的風險考慮進去,專業的兒童口腔醫生需要和孩子一起面對風險與困難。”
從年輕醫生到兒童診療中心主任一做就是十年
“從老大到老二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在鄧主任這里看牙。”這是眾多患者對鄧主任充滿信任的寫照。當我們在瑞泰口腔十周年的宣傳片上看到鄧艷南主任,我們很是好奇,是什么讓她可以如此堅定的在一個企業深耕多年?
“因為認同吧,我喜歡在診療上比較規范和追求專業的企業。”如此簡短的一句話不難看出鄧艷南主任的價值觀,這或許也是眾多家庭和孩子選擇信任她的原因。
羅慕牙套之旅其實是孩子和醫生的一段旅程
當我們聊到最近的矯正案例,鄧主任給我們分享了下面這個故事,這是一個處于替牙期的8歲男孩,家長因為孩子有牙縫來就診,檢查發現孩子除了牙齒不齊,牙弓狹窄導致的牙齒擁擠同時還有深覆合的問題??紤]到羅慕咬合誘導器本身基于理想牙弓的設計,可以幫助孩子協調上下牙弓,再通過齒位引導槽引導牙齒回到正常的位置,同時針對性的壓低前牙,給后牙生長留出空間從而解決深覆合的問題,鄧主任向家長溝通了羅慕矯正方案。
這個方案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同,小男孩也因為羅慕牙套相對柔軟的硅膠質地,卸下了大半的擔憂和疑惑,最終結果是孩子的佩戴情況非常好。9個月后,家長驚喜的發現孩子的先是深覆合得到改善,然后下前牙的擁擠不見了,無論是牙齒和面型都變得自然好看起來。
鄧艷南主任說,要針對孩子牙齒問題設計矯正方案,而好的矯正器是醫生和孩子最好的伙伴。
舒適化治療為孩子口腔治療提供更多可能
“遇到復雜緊急的兒童口腔問題需要治療,低齡的孩子又因為恐懼無法配合治療怎么辦?作為在國內比較早的開展兒童舒適話治療的鄧艷南主任很有體會。
她說,隨著家長和兒童對于口腔疾病舒適化治療需求的提高、舒適牙科技術的發展,促使藥物行為管理中的牙科全身麻醉技術(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兒童口腔臨床中。
比起很多人一方面對舒適化治療的擔心和恐懼,一方面孩子的牙病治療又存在需求,鄧艷南說,她要做的就是在診療規范的前提下展開更多的科普和交流,讓更多人打破對兒童舒適化治療的恐懼同時可以讓這項技術規范的被應用。
此刻的鄧艷南主任應該正在瑞爾集團兒童牙病及早期矯正高峰論壇會議上分享她的兒童舒適化治療課程,同場還有來自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多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兒童牙病”與“早期矯正”兩大主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討論。
兒童牙齒與頜面健康管理因為有一群在和鄧主任一樣在專業和臨床應用上不斷追求的醫生,才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和無限可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