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A股震蕩行情持續,但不少專業投資者認為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存,尤其是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沖出重圍”,成為投資者較為關注的熱門板塊。經過一輪上漲之后,這一領域是否還能“上車”,未來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針對這些投資者關注的問題,建信智能汽車擬任基金經理田元泉表示,雖然當下A股市場呈回調態勢,但對于業績增長快速的行業和個股,回調則提供了更好的買入機會,有利于提升收益概率。智能汽車行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伴隨著核心技術的快速發展,整車、零部件、互聯網應用等多個領域都將涌現出投資好機會。
田元泉進一步指出,7月的社會零售總額增速、社融增速以及出口增速數據未達預期,加上跨周期調節的政策尚未出臺,市場短期對經濟增長下滑的擔心導致股市出現調整。目前A股整體估值性價比已處于合理位置,展望后市,隨著財政政策陸續出臺,市場未來走勢也將更加明確。當前結構性機會仍存,尤其是智能汽車相關領域,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大力支持智能汽車行業的長期發展。與此同時,智能汽車相關企業基本面得到持續改善,行業發展正駛入“快車道”。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智能汽車指數成份股公司營業收入為1213.75億元,同比增長53.33%,歸母凈利潤為84.93億元,同比增長143.99%。
智能汽車行業投資“錢”景可期,哪些細分領域值得重點關注?張湘龍表示,下階段看好智能汽車賽道上的三大投資方向。一是整車方向,我國擁有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優勢,汽車產業體系完善,路網規模、5G通信、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水平國際領先。而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在“新四化”趨勢引領的汽車變革背景下,汽車產業的邊界正逐漸模糊,高科技企業不斷向汽車產業滲透,傳統車企則紛紛向科技出行公司轉型。
二是汽車零部件方向。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汽車零部件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我國零部件企業市場占有率有望繼續提升,確保供應鏈的安全性,自主可控與國產替代邏輯順暢。預計到2025年,國內智能駕駛核心部件的市場空間將達到2464億元,全球達到6659億元。
三是互聯網等應用方向。智能交通時代的來臨使得智能汽車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又一大流量入口,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智能汽車領域。從目前的應用層面看,汽車產品功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兼有娛樂休閑、數字消費、公共服務等功能,推動車聯網數據服務、共享出行等生活新模式加快發展。
目前,由田元泉、張湘龍共同管理的建信智能汽車正在發行中。對于新產品的投資運作,田元泉稱將延續自己的投資理念和選股邏輯。從行業發展階段、競爭格局和商業模式、公司質地和估值等方面綜合評判,為投資者挖掘優質標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