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面臨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不斷上升。黨中央提出了“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中再集團作為再保險國家隊和主力軍,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上級單位和監管部門要求,立足主責主業,將助穩經濟大盤和服務國家戰略當作首要政治任務,在保障普惠民生兜底、護衛糧食能源安全、提振企業經營活力、應對重大災害沖擊等領域發揮風險保障專業優勢,打造“專業、精準、特色、創新”的服務國家戰略“中再方案”,充分彰顯中央金融企業的責任擔當。
凝聚合力,縱深推進,下好服務國家戰略先手棋
強化政治意識,全面動員。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第一時間傳達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推出年度服務國家戰略工作要點,出臺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十大重點工作舉措。在系統內廣泛宣傳動員,集團系統全員積極投身服務國家戰略。
強化大局意識,注重引導。中再集團注重系統性布局,結合業務特點,制定《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綠色保險發展行動綱要》《參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指引》等制度,強化專項指導。急國家之所急,出臺專項支持政策,著重推動農業保險、惠民保和新能源車保險等社會效益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三維考核體系,提升考核權重、強化激勵約束,形成了抓落實、重實效的工作格局。
強化系統思維,縱深推進。中再集團在常態化抓好服務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助穩經濟大盤工作,制定重點任務清單,做到措施“能出盡出”,辦法“能用盡用”。優化保險產品供給,加快在民生保障、紓困小微企業等領域產品創新,上半年新推出近50款重點產品。創新推出的“防返貧”保險和“三高”共管綜合防控示范區項目,進入國家鄉村振興局典型案例復評考察,有望向全國宣傳推廣,打出了服務國家戰略的 “獨門招、組合拳”。
胸懷“兩個大局”,精準發力穩經濟大盤
精準支持疫情防控,助力多地打贏阻擊戰。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再集團積極分擔人民生命健康風險,上半年為6億劑疫苗提供接種異常反應再保險保障,為提高疫苗接種率樹起安全屏障。分擔政府運行風險,為廣西6個地市突發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再保險支持,協助政府應急處置和善后恢復。分擔市場主體風險,在浙江金華落地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綜合保險項目,向15.7萬家服務型市場主體提供精準保障,支持鞏固擴大防控成果。
精心服務中小微企業,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聚焦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的經營困境,中再集團創新定制“暖心保”等系列特色專屬產品,上半年服務小微客戶近2.2萬家、提供風險保障695億元,打造小微企業持續經營的“安全墊”。落實國務院一攬子穩經濟政策重點任務,發力推廣工程招投標、農民工工資支付等履約保證保險,為近3萬家中小微企業減少保證金現金占用340億元,大力紓解企業資金壓力。發揮融資性保證保險金融服務功能,在全面支持中央金融企業“政銀保”業務的同時,為約33萬家小微企業及經營者提供貸款增信服務超100億元,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助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的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精確破解堵點斷點,協助穩鏈保供和保通保暢。中再集團服務國內國際物流的雙循環,為國內逾3成的貨運物流提供再保險保障,為4607列中歐班列提供貨物運輸保險,保障跨境物流“大循環”。大力推廣“停運保”“安疫保”等創新產品,解決冷鏈物流易受新冠病毒污染等痛點,向13省市466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05億元,暢通國內物流運行“微循環”。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保險風險保障了27家海洋工程、軌道交通、環保裝備等領域重點制造企業,為實體經濟平穩運行提供重要支撐。
精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黨中央把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中再集團政策性農業再保險承接份額從30%提升至36%,年內為“三農”領域累計提供再保險保障超5000億元,支持遼寧、河北、廣東等省份落地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險試點。上半年,直接保險保障主糧作物、重要農產品種植養殖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3萬戶,在安徽、甘肅等13省區新增29個“保險+期貨”項目,為近3400戶農戶提供了6億元保障,保障農戶收入和農產品市場供應的雙穩定。
立足發展安全,全面助力服務國家戰略
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助力建設科技強國。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中再集團全面助力制造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上半年為C919國產大飛機首飛及后續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提供各類風險保障約8億元。支持國家自主核電技術發展,為“華龍一號”全球示范工程提供全生命周期再保險保障。風險保障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領域高科技企業245家,并積極探索開發覆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一攬子保險新品種,保障“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守護綠水青山,助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再集團全面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支持核能平穩運行,全面保障中國大陸所有54臺運行核電機組、涉核財產近萬億元、涉核企業一線人員2.4萬人,助力核電企業完成3億噸碳減排。保障綠色電力項目,上半年為1000余家新能源企業、超過1000個新能源項目提供保險、再保險保障。創新風力發電指數保險、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量保險等產品成功落地,綠色建筑性能保險已在北京、湖州等地實現試點項目的突破。發布行業首個新能源汽車保險定價模型,合作發布我國首份《電化學儲能保險發展報告》,賦能行業加快綠色保險發展。
心系人民健康,助力建設健康中國。中再集團深耕人身保險領域,支持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全面升級惠民保覆蓋范圍,將“三高共管”、CART-T、特械等目錄外責任納入惠民保,向慢病、癌癥等弱勢群體傾斜,讓他們以極低價格、獲得高質量健康管理及新療法服務,上半年新增覆蓋2300萬人。瞄準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痛點,推出面向肺結節人群、老年人群的多款創新產品,老年險、慢病險、長護險業務同比增長17%。著力服務政府型大病保險、長護險,新增服務人群2720萬人,兜牢民生保障底線。
做社會管理的共治者,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持續完善巨災模型研發,中國地震巨災模型3.5版和中國臺風巨災模型2.3版,多項指標全面超越國際同類產品,打破了美國公司壟斷地位,實現國產自主可控。依托科技賦能,在國內地震、臺風巨災保險八成試點項目擔當首席再保人,支持政府應對重大災害、平滑財政壓力。為河南、山東等省市提供災害民生再保險保障,新增保障覆蓋4000萬人;應對廣東部分地市強降雨災害,預計分擔賠付6000余萬元,有效保障民生、增強社會韌性。創新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證保險(IDI)業務,累計承保上海、北京等地1400余個、1.4億平米的工程項目,助力政府化解住宅建筑質量糾紛、建設和諧社會。
勇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保護傘”,助力建設“一帶一路”。中再集團在新加坡、香港設立機構,在倫敦收購橋社集團,搭建了遍及136個國家地區的專業保險服務網絡,為“一帶一路”沿線全域中國海外利益提供穩定可靠的風險保障,上半年為40余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超過20個國家地區的業務發展,提供工程險、貨運險等全面風險解決方案,提供風險保障476億元,并創新落地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和中國企業海外單項工程職業責任保險。同時作為“一帶一路”共保體管理機構,上半年保障18個“一帶一路”項目資產規模近80億元人民幣,為中國企業安心走出去撐起“防護傘”。
中再集團時刻牢記服務國家戰略是國有金融企業的政治責任,堅決扛起再保險國家隊大旗,始終秉持“分散社會風險、護航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積極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當好再保險業“頭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實工作舉措,充分發揮再保險保障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