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矚目的第三代半導體項目,“華為概念股”天岳先進日前登錄科創板,成為國產碳化硅第一股。翻閱其股東名單,可謂“星光熠熠”。寧德時代、華為、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等多家大廠之外,泛海投資亦赫然在列。
天岳先進受到追捧的背后,是車企欲在碳化硅襯底材料藍海掘金的意圖。
行業人士稱,“碳化硅功率器件可以用在電機驅動系統中,也可以用在快速充電站當中,它可以提高功率密度,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新能源車在更短的時間內充更多的電、跑更遠的距離,因此受到了電池廠家、新能源車行業的關注”。
盡管當下成本仍高企,但隨著產業成熟,在實現綜合成本優勢之前,碳化硅會從售價相對高昂的車型開始被采用,這部分需求也足夠拉動行業快速增長。國金證券預計,從2025年開始,全碳化硅方案相比硅方案就具有綜合物料成本優勢,“奇點時刻”來臨,行業將開始爆發式增長。
在行業未成氣候時早別人一步進入,泛海投資在天岳先進的投資布局,再次印證了其選對賽道的能力一直居上。
從2017年開始,泛海投資研究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存在巨大的行業機會,并開始在這一行業布局。既投資傳統造車企業向新能源轉型,也投資造車新勢力,在前者的領域投資了北汽新能源,并介入北汽對SST前鋒的重組;同時,在后者的領域,以C輪的身位投資蔚來汽車,“投到了”新能源造車兩大領域中,最重要的兩個標的資產,從而形成十分合理的投資結構。
而現在,北汽對SST前鋒的重組早已完成,并已重新上市,泛海的投資收益不菲,而隨著蔚來汽車股價的高漲,泛海的投資也已經結構性的完成獲利退出,從而形成了一個優秀的投資回報案例。
但泛海的投資邏輯延展并未止步于此,在縱深賽道的研判上,泛海又將汽車芯片、自動駕駛、云計算等擁有核心技術研發的項目和企業,作為投資的重要方向。
翻閱泛海投資的公司清單,如青云Cloud、浪潮云、地平線、華光光電、天岳先進、天和磁材、中企云鏈等項目,覆蓋半導體、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和航空航天等硬科技領域具有核心技術的優質公司,均是關乎國計民生、符合國家重點布局的投資主線,恰好印證其“助力實體經濟、助推民族產業”的投資理念。而通過組合投資和產業鏈垂直拓展,泛海還能發揮其自身及產業投資的優勢,在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助推國內最先進生產力蓬勃發展等方面助力企業成長。
這些年,眼光獨到的泛海如同經驗老道的獵手,捕獲了一個又一個投資“潛力股”。巨頭們估值的與日俱增,泛海亦有望收獲更豐富的投資回報,更有面向未來的底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