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端午節第二天,當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祥和歡樂中時,廣州工務段江村橋隧車間源潭路橋重點維修工區工長洪正亞一行人,還要例行進行圬工梁體裂紋修補作業。端午期間,雨水加高溫,源潭山中顯得悶熱潮濕?!岸宋绻澠陂g車流量加大,我們更要強化橋梁的例行檢查和維修?!焙檎齺喗榻B道。
由于作業空間狹小,只能一人攀登操作,洪正亞安排好地面工作,系好安全帶直接爬入梁體,整個人蹲趴在木板上對圬工梁體進行鑿毛、打磨、修補。
該工區9名職工一半都是“90后”小伙子。他們日常工作就是檢查、維修管內京廣鐵路上的11座橋梁設備。
從仰望星空到腳踏實地
源潭路橋重點維修工區要巡查52公里的柵欄設備,維修養護22座圬工梁橋,負責維修養護133座涵洞、8387米防撞墻檢查及養護工作、9座上跨設備的檢查,維修養護39座限高防護架,3856米圍墻設備檢查及養護等,數字龐大,環境復雜,但洪正亞對這些設備如數家珍。
別看現在他干起活來得心應手,但他入路時還是個菜鳥。2013年,洪正亞從學校畢業后,成為飛來峽橋隧保養工區一名橋隧工。
初來乍到的他對橋隧作業項目多、技術標準高的情況感到壓力很大。為了能盡快適應,日常工作中,他充分發揮青年黨員帶頭作用,干得多學得多。工作之余,他主動學習安全規章制度和崗位業務知識,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向老師傅請教。
經過數年的反復學習、琢磨、領悟、沉淀,洪正亞在2017年集團公司工務系統大學生技術比武中獲得了全能第二的好成績。
“青年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辛勤耕耘,必有收獲?!闭且恢眻远ㄟ@樣的理想信念,洪正亞脫穎而出。2021年12月,他摘下了集團公司技能競賽橋隧工全能第一的桂冠。
責任是用心工作得來的
2020年,路橋維修體制改革,洪正亞擔任源潭路橋重點維修工區工長。作為重點維修工區,責任很大。
為全面掌握管內設備狀態,更好地做好路橋養護工作,他帶領同事把管內橋涵一座一座地檢、沿線山頭一個一個地搜、兩側柵欄一米一米地排,全面掌握、評定管內設備狀態,及時找出橋隧設備“潛伏”的隱患,并登記造冊,做到了然于胸。
檢查中,經驗和工具都不能少,大家用眼觀、用耳聽、用手摸,哪里有明顯裂紋、預留孔有沒有淤堵,都需要他們重點檢查。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能根據聲音的清脆和沉悶程度,分辨橋墩混凝土結構是否密實。
面對路橋改革后兼顧的工作項目多、任務緊的問題,他根據掌握的設備狀態合理安排年度維修計劃,按照“輕重緩急”的工作思路整治設備病害,加大對劣化設備、安防設施的檢查與整治力度,組織并高質量完成各項維修及施工任務,有效提升管內設備質量。
“橋梁檢查責任重大,必須仔細檢查,一丁點兒隱患,我們都不能忽視?!焙檎齺喺f,“心里有桿秤,遇事才不慌,我們才能按照輕重緩急的情況一步步整治好病害?!?/p>
安全是一點點磨出來的
進入汛期后,洪正亞認真落實防洪機制,帶領工區職工奔赴涵渠、護坡、山頭等防洪重點地段做好“三清一砍”工作。
每個要出巡的工作日,洪正亞都會早早起來開始當天的工作準備。人員分工、作業安排、安全標準、注意事項……這些常態化流程,他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核實叮囑,確定沒有遺漏事項。
5月30日7時30分,帶好鋤頭、鏟子、砍刀等檢查維修機具,一行9人向作業目的地出發,他們的任務是對2公里范圍內的涵渠設備進行清理,遇到樹枝侵限,也要及時砍除。
洪正亞和工友每人都有一把專屬柴刀,這是他們巡山的必備工具,水池邊的磨刀石是他們的“打卡地”。
早上,洪正亞把柴刀磨鋒利?!爸挥械朵h利了,干起活來才順手,我覺得人生也一樣,磨的時候痛苦,但只有磨鋒利了,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焙檎齺喺f。
8時左右,達到作業地點后,沿著路基一路向南檢查清理。水渠、樹枝侵限、涵洞、塹坡都是檢查清理重點。
11時30分,4個多小時后,作業區域內的涵渠檢查清理干凈,洪正亞叮囑工友,檢查好隨身攜帶的工具,返回工區。
這是洪正亞和工友們例行對管內涵渠設備進行巡檢清理的普通一日。隆冬時節,山區云霧繚繞、寒氣襲人;進入盛夏則悶熱潮濕,蚊蟲叮咬。他們戰寒暑、斗蚊蟲,日日堅守崗位,確保線路設備安全。(中新網廣州6月6日電 作者 王星 陸省省 郭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