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廣州市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工作,5月25日,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廣州市職業能力建設指導中心、番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現場推進會”在番禺區舉行。據悉,廣州市人社局大力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2019年至今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人數達2萬多人,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353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23.8萬人,為廣州市乃至大灣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技能人才保障。
現場簽約:全力搭建政企校合作、產學研融合“大平臺”
記者在推進會上獲悉獲悉,廣州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在全省率先啟動大規模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此次現場推進會將助力全面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進一步擴大技能人才培養規?!,F場共12家企業和12家省市院校機構參與此次活動,其中,廣州番禺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還分別與院校機構現場簽署培訓合作協議,共同培育中級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中級醫藥購銷員、貴金屬首飾制作工等產業人才,加快打造產業所興、市場所向、企業所需的技能人才隊伍。
政策解讀:重點突出產業為主 人才為先的培訓“主方向”
據悉,廣州市依托重點推進的16個產業就業培訓基地建設和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聯盟,瞄準“1+X”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重點實施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為先進制造業行業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同時,明確中級工以上等級培訓項目不得低于年度學徒培訓計劃的70%。培訓補貼力度更加大,學徒獲得相應證書的,最低級別的補貼標準從4000元提升到5000元,同時取消高低耗材工種的劃分,統一按高耗材工種標準給予補貼。
對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的項目,由企校根據已備案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標準聯合對學徒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由培訓機構發放培訓合格證書。
另外,培訓對象覆蓋范圍更廣泛,培養模式更加靈活,培養內容更加全面,培養形式更加明確,申報流程更加簡便,激勵機制更加完善,通過十個“更”凝聚合力、明確方向,進一步發揮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提技能、保就業、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目前,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聚焦戰略產業發展方向,與廣汽埃安共同建設產業就業培訓基地,作為廣州市今年重點推進的16家基地之一,取得了階段性進展。該學院負責人介紹,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汽車產業學院,涵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專業領域,將企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植入”該產業學院,以此深入系統對接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企業新型學徒培養項目,實現企業學徒崗位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全面提升,有效促進企業、學校、學徒三方共贏。
全速推進:今年培育企業新型學徒制至少8000人次
據了解,自2019年印發《廣州市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意見》以來,廣州市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人數達20028人。2021年,廣州市企業新型學徒制新增備案人數9874人,居全省之首。
今年準備與廣州市技師學院合作開展工業機器人等工種學徒制的廣汽乘用車公司代表表示:“校企創新合作模式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持續的汽車技能人才儲備,下一步將用好用活企業新型學徒制項目,深入開展校企融合,為實現從‘制造’向‘智造’轉變儲備高技能人才,實現新一輪躍升。”
學員羅志英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廣州人,至今在廣州利樺珠寶有限公司學員工作了近10個年頭,她所在的公司已連續三年成功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項目。羅志英告訴記者:“公司已超半數員工至少參加過一個適崗或技能提升培訓項目,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同時,許多同事也通過考取證書后享受了積分入戶和入學政策,得以在廣州番禺安居樂業,感謝政府給予我們提升技能培訓的機會。”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州市企業新型學徒制將聚焦市委市政府“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圍繞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以產業就業培訓基地為依托,不斷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和質量,推動技能人才隊伍梯次發展,2022年培育企業新型學徒制至少8000人次,為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