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市婦兒醫院接診了一名難免流產的患者。該患者已經孕19周,做的還是試管嬰兒。
所謂難免流產,就是指流產已不可避免,由先兆流產發展而來。病史顯示,該患者曾因彌漫性子宮腺肌病,做過多次胚胎移植,遺憾的是都沒成功。這次是開腹手術治療后,才成功妊娠的。
接診的婦科張偉峰副主任醫師了解孕婦病史后非常擔心:子宮腺肌病不同于子宮肌瘤,特別是彌漫性子宮腺肌病,因病變組織與正常肌層分界不清,手術后子宮壁的愈合比較困難,因此引產時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相當高。
為確保順利引產,張醫生希望盡快找到當時的手術記錄,了解詳細的手術方式?;颊呒覍俦硎緹o法找到,不過可以聯系到當時的手術醫生。
經過連線,張醫生總算弄清楚了患者當時手術的詳細情況。
引產過程中,患者出現胎盤無法剝離、大量流血等情況,血壓開始下降!
分娩室護理團隊迅速開放三路靜脈通道并留置導尿,張醫生一邊用藥加強宮縮,一邊通知介入治療科準備進行急診子宮動脈栓塞,并讓B超醫生仔細檢查,排除子宮破裂內出血。
盡管如此,患者血壓仍無明顯回升,醫生遂決定急診開腹止血。
進腹后發現,子宮雖然沒破裂,但宮底部胎盤附著部位肌層菲薄,表面靜脈怒張,都可以看到下方暗紫色的胎盤。
危急時刻,產科專家陳安兒主任趕到手術室。她仔細觀察了患者的子宮情況,迅速做出決定:放棄剝離胎盤,將植入的胎盤連同宮壁的菲薄肌層同時切除,然后通過宮壁壓迫縫合和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出血很快得到徹底控制。
更關鍵的是,保住了患者的子宮。
手術后,患者家屬寫來感謝信說,保全子宮,就是幫助他們保住了多年來想有個孩子的希望。
據介紹,近年來,子宮腺肌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隨著婦女生育年齡的推遲以及生育政策的放開,如何解決這類患者的生育問題成了一大難題。這類患者即使成功妊娠,孕期發生流產、早產等不良事件的幾率也大大高于正常婦女,特別是手術治療后的患者。專家提醒說,對于這類孕產婦,應一律作為高危妊娠進行管理,定期保健非常重要,要尋找專業團隊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一旦出現腹痛、流血流液等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就醫。
寧波晚報記者 程鑫 通訊員 馬蝶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