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陽泉3月24日電題:太行山區一個小村的振興發展:從窮困渙散村到美麗鄉村
作者高瑞峰
從一個貧困小山村,到聲名漸播的美麗鄉村,代家莊變了模樣。
窯洞錯落有致,院落修葺一新,古戲臺、古槐樹靜訴歲月滄桑,農耕文化展示墻、黃河文化園、傳統技藝展示館……步移景換。村民白雁平說,白天在民宿工作,晚上到廣場跳舞,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代家莊地處太行山中段西麓、山西陽泉郊區東北部,全村500余人,共有耕地900畝。曾經,這是一個軟弱渙散村。
談及初到代家莊駐村時的印象,國家稅務總局陽泉市郊區稅務局駐代家莊村幫扶工作人員王建榮說,“地理位置偏遠,自然資源匱乏,加之人心渙散、思想閉塞、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面臨著產業無基礎、增收無門路的窘境?!?/p>
駐村伊始,王建榮與駐村工作隊會同“村兩委”,結合實際村情,確立了“黨建、產業、文化”三步走的幫扶策略。
駐村工作隊隊員將黨組織關系轉到村黨支部,同“村兩委”擰成一股繩,設置黨務公開欄、逐一梳理工作清單、落實幫扶資金、引進幫扶項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軟弱渙散村”的面貌得到扭轉。
垃圾堆被改造成小花園,煤堆、柴堆被分類垃圾箱代替,破舊的小廣場煥然一新,成了村民茶余飯后的休閑樂園。光伏產業、窯洞賓館、特色種植、雜糧加工、休閑采摘等農旅融合產業起了步。
“以果業發展為主、小規模特色種養殖、鄉村旅游農家樂為輔的發展模式逐漸成形,‘六顆槐’農業項目、鑫地園集體合作社、‘戴家小筑’民宿三大品牌叫響市場,‘玉米宴’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片?!蓖踅s介紹。
“光伏發電一項,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入股專業種植合作社的村民,年固定分紅500元。雜糧加工、土雞蛋養殖、農家樂窯洞賓館、養羊場、養蜂等多點開花,大大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贝仪f黨支部書記郭彥云說。
富了口袋的代家莊村,挖掘鄉土文化,結合該村紅色事跡,編撰《紅色故鄉——代家莊》書籍,修建代家莊紅色革命紀念館,合作拍攝《十里八鄉》電視劇……讓鄉村精神文明“實”起來。物質富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愿景正在代家莊呈現。
污水、自來水、廁所全部改造,好風景給代家莊帶來了好光景。此外,國家稅務總局陽泉市郊區稅務局籌集資金,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村民代存元說,“在合作社培育果樹,一年收入有4萬多,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