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錫林郭勒3月16日電題:內蒙古草原又到結羔季牧民迎來“大豐收”
中新網記者張林虎
3月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春寒料峭,牧草尚未返青,家家戶戶卻已經進入春羔生產的高峰期和關鍵期,一只只可愛的“草原精靈”陸續降生,讓原本肅靜的草原瞬間熱鬧起來。
從3月中旬開始,錫林浩特市巴彥寶拉格蘇木黨員中心戶蘇德畢力格家的羊群正式進入接羔季。
清晨,天剛蒙蒙亮,蘇德畢力格迫不及待來到羊圈里查看新出生的小羊羔,順便為它們補充一些牧草。
圖為蘇德畢力格家人進行接羔保育。寶勒爾攝
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昨晚被遺落在羊圈外,獨自在草原上過了一夜。蘇德畢力格既意外又心疼,趕緊把小羊抱回家,送到羊媽媽身邊。
蘇德畢力格告訴記者,不管是大羊還是小羊,都需要精心照顧和喂養。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牧民,他不僅保持著傳統的養牧方式,同時也深諳科學養殖的重要性。
為此,蘇德畢力格從棚圈的環境衛生,到羔羊的護理再到飼草料的配比,每一件事情都會格外認真仔細,這樣也保證了接羔成活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圖為蘇德畢力格家進入接羔季。寶勒爾攝
從清晨到傍晚,伴隨著一只只新生命的到來,羊圈里的“咩咩”聲此起彼伏,這讓蘇德畢力格一家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喜悅的笑容。
蘇德畢力格告訴記者,對于牧民來說,每年的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盡管很辛苦,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再忙碌也值得。
“特別是這幾年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牧草長勢良好,羊的膘情也很好,羊價高,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奮一些,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富裕?!碧K德畢力格說。
圖為阿日賓巴雅爾幫羊羔吃奶。張瑞攝
談到下一步打算時,蘇德畢力格說接羔結束后就是休牧禁牧期,要盡可能多儲備一些飼草料,適當再補充一些青貯,經過一個月的科學飼養,家里的羊群就能順利度過休牧期了。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把接羔保育工作作為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和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舉措,鼓勵以草原牧養和牧舍合養的方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動物疫病監測和防控,增強了畜牧業防災減災能力。
在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呼和陶勒蓋嘎查,牧民阿日賓巴雅爾家溫暖的產棚里迎來了新一年的首個“大豐收”。
觀察羊羔身形、檢測健康狀況、做好驅蟲和防疫工作……阿日賓巴雅爾這幾天一刻也不閑著。
“我們家有150只基礎母羊,現在產下120多只羊羔,成活率超到90%,雙胞胎占25%,羊羔成活率高我們就高興,收成也就好?!卑⑷召e巴雅爾說。
圖為張建華添加草料。朱智慧攝
截至目前,鄂托克旗春季接羔保育形勢喜人,全旗現有112萬基礎母羊,預計春季接羔成活仔畜65萬只以上,仔畜成活率達95%以上,較去年相比增加十余萬只。
2021年的秋天,養殖戶張建華儲備了十幾噸優質飼草料,如今150多只基礎母羊個個膘肥體壯。
“去年儲備了十幾噸優質草,種類也多,對母羊來說是營養平衡。營養跟得上,奶水就充足,羊羔成活率也高?!睆埥ㄈA說。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農牧業資源豐富,擁有13億畝草原、1.37億畝耕地,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和6個糧食凈調出省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近年來,內蒙古全力建設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全國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絨來自于此,羊肉、牛肉、絨毛和飼草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