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定塘鎮的周大伯找人打錫壺用來裝酒喝,沒想到喝出個鉛中毒住進了醫院……昨天,記者從象山一院醫健集團總院全科醫學科了解了此事詳情。
前段時間,一個做錫壺盛酒容器的小販來村里,喜好喝酒的周大伯便喜滋滋讓他做了兩個錫壺。此后,他每天把黃酒盛在錫壺里直接加熱,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壺熱酒,滋味甭提多美了。
然而好景不長。約一周后,周大伯逐漸出現惡心、腹痛等癥狀,臉色也失去了往日的紅潤。起初,他以為是胃病,多次在當地衛生院診治,但病情未見好轉,腹痛還日益加重。無奈之下,周大伯來到象山一院醫健集團總院全科醫學科就診。
醫生安排了CT、胃腸鏡檢查,檢查結果均無明顯異常。那折磨周大伯的腹痛究竟為何而起?
醫生發現他除腹痛外,還有貧血、黃疸等表現,遂對其進行骨髓穿刺術,檢查結果提示:溶血性貧血,可能鉛中毒。經再次追問病史,醫生才知道周大伯前段時間天天用錫壺裝酒喝。而之后的血鉛檢測報告,也印證了醫生的猜測:周大伯血鉛濃度超過正常人好幾倍,而鉛中毒的元兇就是它——錫壺。
據了解,錫壺在農村地區較為常見,大多用于婚嫁或祭祀,也有人拿來裝老酒或醋。錫本身無毒,問題就在于錫壺并非純錫打造,而是鉛錫合金。在泡酒過程中,鉛會溶解在酒中,人喝了鉛超標的酒,就會引起中毒。
該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陳琪介紹,鉛中毒的危害很大,對人的造血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均有影響,“像周大伯這樣鉛中毒的病人每年都有,常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貧血等”。
陳琪提醒廣大市民,切勿使用錫制的容器當餐具。同時,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很多偏方中藥制品、不合格化妝品、爽身粉、仿水晶器皿、彩色塑膠地板等可能含鉛,盡量避免接觸使用,以防鉛中毒。(記者沈孫暉通訊員趙佳靜許喬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