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余2月17日電題:江西千年古村里的獨輪車隊:留守兒童的“快樂源泉”
作者李韻涵陳玉霞龔美玲
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區歐里鎮白梅村,有一支由20多名留守兒童組成的獨輪車隊,他們最大的13歲,最小的只有6歲,他們既是隊員,也是傳幫帶的“小師傅”。他們活躍在村里的活動廣場、祠堂、公園和田間地頭,成為白梅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正值假期,在村里的活動廣場上,由鄉童組建的獨輪車運動隊正在排練“大夢想家”節目,抓住寒假的“尾巴”展示“騎技”。手拉著手相互穿行的“禮尚往來”“三人轉風車”“大圓盤”……孩子們的表演引來了周邊鄉親們的熱情圍觀,引發陣陣掌聲。
雖然大多是留守兒童,隊員們卻是師出名門。白梅村是一個有著16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曾經是東晉史學家、文學家習鑿齒隱居之地,2019年被列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村里4000多人。
2015年,宜春市上高縣田心鎮斜溪村習偉來白梅祭祖,帶著對宗族的深情,習偉有了在白梅村普及獨輪車運動的想法。白梅村文化宣傳員習亮亮告訴記者,當地歷來重視文體教育,很快,在村委的支持下,一支由白梅小學十多名兒童組成的獨輪車隊就此成立,由習偉擔任教練,由獨輪車世界吉尼斯紀錄保持者陳重沁擔任指導,免費給孩子們培訓獨輪車騎行技術。這一公益健身活動也得到了當地愛心人士的支持,并向隊員們提供了獨輪車、表演服裝、護具等購置費用。
2018年,習偉和陳重沁陸續離開了白梅村,而這支留守兒童獨輪車隊卻并未因此而解散。每年寒暑假,村委組織鄉童們開展集中培訓,隊員們既是齊心協力通力合作的隊員,也是相互傳幫帶的老師。7年間,白梅村上百名鄉童接受過獨輪車的培訓,第一批獨輪車隊隊員大多已成為高中生,而一屆一屆隊員們的傳幫帶,讓這支兒童獨輪車隊伍延續了下來。
小依平今年13歲,是新余北師大附中初一學生,也是獨輪車隊的隊長。雖然他個子不高,卻是一名有著兩年教齡、四名學生的“小老師”。他告訴記者,父母常年在市區工作,自己8歲開始練習獨輪車,在學會雙腳踩輪之后,他開始帶“徒弟”?!蔼気嗆囎屛业纳罡映鋵?,知道我練習獨輪車,爸媽對我都很放心?!毙∫榔秸f。
“獨輪車隊給孩子們提供了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娛樂健身方式,同時也為中小學校課外作業減負后的課外活動尋求了一條有益的出路,增強了大家的身體素質?!绷暳亮琳f,隨著人員數量的變動,這些小老師們還在原來的表演上對動作、造型進行改良,而獨輪車隊也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可喜的變化。
“玩手機更少了,鍛煉更多了;內向孤僻的更少了,開朗外向的更多了;在外務工的家長擔心更少了,放心更多了?!绷暳亮粮嬖V記者,如今這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獨輪車隊已成為白梅村的一張文化名片。(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