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12月21日電題:“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困難孩子撐把傘”
中新網記者韓章云
“我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困難家庭的孩子撐把傘,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這是河南省孟州市華僑陽光學校校長郝春霞的辦學初心,這所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在當地享有良好口碑。
熱愛教育,創辦學校
“加油,不慌,衣服疊得特別好,堅持到最后你就勝利了!”12月1日,在學校組織的“生活技能大比拼”中,看到落后的小選手有點泄氣,郝春霞忍不住為他加油打氣,她身邊的學生也一起喊著“加油”。
今年45歲的郝春霞,創辦華僑陽光學校已有18年。本著”以仁愛之心,做惠民教育”的辦學理念,學生從辦校之初的9名發展到現在的800多名。
步入校園,“自強不息知行合一”幾個大字十分醒目。郝春霞介紹,學生中來自貧困、留守家庭的占比不小,她希望學生們在這里不僅學知識,更要學會獨立自強,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就拿備受師生歡迎的“生活技能大比拼”來說,將系鞋帶、穿衣服、疊被子、整理書桌行李箱等作為比賽項目,一至九年級學生均參與其中。通過比賽,學生們掌握了生活技能,也學會了互幫互助。
為何要創辦學校?郝春霞說除了熱愛,還與她的成長經歷有關。
“我從小在外村上學,學校離家很遠,回去不方便,吃住在學校,得到很多老師無私的關愛和幫助。在我心目中,老師是最可親可敬的人?!焙麓合几嬖V記者,受恩師們的熏陶和影響,她也想讓更多孩子得到好的教育,為孩子們撐把傘,長大后能自食其力,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嘗盡冷暖,堅持辦學
如今的華僑陽光學校發展蓬勃,與辦校之初的艱辛形成對比。
2003年,在華僑親友的資助下,郝春霞創辦了這所學校。建校舍、招學生、聘老師……回憶辦校之初的困境,她記憶猶新,“辦學初期,很多事情要親力親為,沒教學資料自己出題,沒廚師自己做飯,沒生活老師自己打掃衛生,總之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有困難自己扛”。
師資和生源對學校發展至關重要,為了招來老師,郝春霞屢屢上演“三顧茅廬”,用誠意打動老師,但吃閉門羹也是常有之事。
“有一年9月1日開學了,新聘的老師沒有報到,卻又聯系不上。事后到老師家里去請,才知她嫌學校規模小不愿來?!焙麓合伎嘈χf。最后,她只好自己把課程擔了下來。
在旁人眼中,郝春霞是鐵打的女強人,似乎沒有她解決不了的難題,其實她也會掉眼淚。
“早些年,最怕發工資的日子,前有債主,后有期待薪水的教職工,難為得只能自己偷偷哭?!被叵肫疝k學之初的艱難,郝春霞忍不住紅了眼眶。
仁愛惠民,終獲回報
辦學多年來,華僑陽光學校竭盡全力降低收費,對特殊家庭的孩子減免學費,對貧困家庭和無依靠的孩子全免學費?!啊荨袃蓚€含義:一是實惠,堅持低收費,二是優惠,實施減免;‘仁’就是懷揣寬仁慈愛之心,不求回報?!焙麓合歼@樣解釋她的辦學理念,并稱這是她堅守不變的初心。
低額的收費、優良的教學、仁愛的氛圍,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與好評。陳冬琴的孩子在華僑陽光學校上了五年學,不僅成績優異,性格開朗,還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幫助父母做家務?!拔业暮⒆娱L大了,感謝老師們的辛勤栽培”。
“以前我膽小不自信,在這里老師和同學們的熱情感染了我,讓我變得活潑、開朗,學會了很多本領?!蔽迥昙壍亩旁瓶烧f起自己的變化,小臉上洋溢著笑容。以前事事依賴父母的她,現在獨立了很多。
回首往昔,郝春霞認為自己辦學的初心實現了,“但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彼嬖V記者,在認認真真辦教育的路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完)
標簽: 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