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紅馬甲”里的韓國面孔:疫情中守護“第二故鄉”
中新網杭州12月14日電(郭其鈺張益聰)測量體溫、檢查綠碼、運送物資……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四季青街道錢運社區,一位穿著紅馬甲的帥氣小伙兒穿梭在各個小區門崗和社區大廳,擔起了轄區防疫志愿者的工作。熟悉的流程、流利的中文,讓人很難發現這是來自韓國的志愿者崔永煥。
到中國12年來,崔永煥早已把浙江看作“第二故鄉”。因為經常參加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被社區居民熟知,大家更是親切地稱他為“崔社長”。
崔永煥查驗健康碼。張丹攝
此次浙江突發疫情,崔永煥第一時間參加了社區志愿者工作,特別是針對外籍住戶的防疫工作,他主要負責隔離區外籍住戶的溝通協調,以及協助社區開展外籍住戶信息排查。
“防疫工作中外籍住戶由外國人進行溝通是很有必要的,他們既能準確接收到信息,也更加信服我們?!贝抻罒ㄕf,比如中國的“健康碼”在韓國叫“QR碼”,如果不是韓國人,根本無法想象“健康碼”怎么會翻譯成“QR碼”。
崔永煥在社區做志愿者。張丹攝
幾天前,錢運社區一名住戶隔離結束后,因緊急公務不得不趕飛機外出,但其健康碼還沒有轉綠,不符合出行條件。
得知情況后崔永煥第一時間上門,仔細聆聽住戶的情況,并耐心與其溝通,協助社區核準了該住戶的隔離情況,最終順利幫其轉換了健康碼。
由于辦公室就在社區旁邊,崔永煥一有時間就跑去社區幫忙,疫情期間更是隨時前往協助?!白罱鼛滋旖洺0滋熳鲋驹刚?,自己手頭的工作要等到深夜處理?!钡抻罒ū硎?,作為社區的一份子,理應為抗疫出一份力。
外籍人士不是“外人”,崔永煥更是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15年前,彼時的崔永煥還是韓國某玩具公司的職員,恰逢公司開拓中國市場,他被派遣到了中國。
“其實再早一些,我爺爺奶奶曾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后來才回到韓國?!闭f起與中國的緣分,崔永煥回憶起了祖輩在中國的往事,“沒想到多年后到了我這一代又回到了中國”。
初到中國,崔永煥在浙江麗水對接業務時認識了很多中國朋友,受到了大家幫助?!斑@讓我覺得中國的發展環境和中國人都非常友好,所以后來決定來中國辦自己的玩具公司?!?/p>
通過十余年努力,崔永煥在中國的玩具廠辦得風生水起,從獨立創立品牌到進軍電商市場,如今他還把事業觸角擴展到了木材領域。
十幾年身在中國,崔永煥清楚中國的發展變化,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的“支付寶”?!绊n國現在還是使用紙幣、銀行卡等傳統支付方式,但在中國,只要一個手機幾乎可以做任何事?!?/p>
事業有成之后,崔永煥來到了杭州安家落戶。
“來杭州主要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在我們社區附近就有國際學校,孩子上學很方便,受到的教育也很好?!痹诖抻罒磥?,杭州有著較為成熟的國際化配套設施,對外籍人士工作、生活都很友好。
如其所在的錢運社區大約有5000余名住戶,其中將近200戶是外籍住戶。因此,社區在處理與外籍人士相關事務時需要一個聯絡人,崔永煥便自告奮勇成為了社區的外籍志愿者,成為了居民鄰里口中的“崔社長”。
“來中國十幾年,我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我當志愿者就是想幫助別人?!闭劶爱斨驹刚叩某踔?,崔永煥如是說。
成為志愿者后,崔永煥經常參加社區公益活動,給小朋友們送玩具,開展垃圾分類便民服務……越是參與其中,他越是感謝志愿者這個身份?!耙驗樵谥驹富顒又?,我的中文水平提升得很快,這也為我在中國的事業提供了助力?!?/p>
在崔永煥看來,疫情期間志愿者工作并不難,但是很重要,因為這是社區居民的一道健康防線?!凹t馬甲是一個標志,也是一份責任,希望能夠盡自己所能,共同守護好我們的家園?!?完)
標簽: 紅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