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卸,50萬差點沒了!”近日,蕭山的洪女士(化姓)因為輕信“客服”來電,差點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搭了進去。幸好,這一切在北干派出所警力趕到后按下了“終止鍵”。
11月14日,洪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因近期快遞激增,不小心將其快遞丟失”,根據規定需賠付洪女士100元。在“客服”的引導下,洪女士下載了“開會寶云會議”App,并添加了“客服”微信。
對方稱“領取賠償款需先驗證資質”,于是要求洪女士打開會議軟件的“共享屏幕”功能,讓其再到微信的“微粒貸”內辦理貸款,以驗明其具有賠付領取資質,洪女士就在對方的話術誘騙下,稀里糊涂貸款了38000元。
此時洪女士并未意識到,因為一直開著屏幕共享,其在辦理貸款過程中輸入的身份證、賬號密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對方都能看見!另一邊,接到預警信息的北干派出所立即啟動“小腦+小手”快速反應機制,一方面第一時間電話聯系洪女士,展開線上勸阻,另一方面指揮室同步指令就近警力進行上門勸阻。
可到達洪女士住處后,民輔警并沒有找到她的身影。隊員們在不間斷撥打電話的同時,試圖通過分析研判其家屬尋找突破口,并通知上門組展開現場問詢以及周邊查找。經過全體隊員20分鐘的不懈努力,終于在商場找到了與女兒一起吃飯的洪女士,將其帶回所內進一步勸阻。
來到派出所,隊員們先是核實確認了洪女士的資金還未被對方轉走,當場為其刪除了還在運行的會議軟件,同時將洪女士名下資金轉移到她另一張安全的銀行卡內,并修改密碼。
不到30分鐘,“危機”解除,洪女士的支付寶、微信和兩張銀行卡內50余萬元的資金保住了。
來源:蕭山日報 作者:?記者 蔣超 通訊員 蕭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