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治11月19日電題:山西潞城: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作者吳瓊王日堯
“孩子們接觸了音樂等課程后,更能找到情緒的宣泄口,明顯愿意主動跟他人交流?!鄙轿魇¢L治市潞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申海平19日告訴記者,有時愛心人士來到學校,孩子們還會打招呼,主動說“叔叔阿姨好,歡迎你們”。
走進學校的架子鼓練習室,教室內擺著四臺架子鼓,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些特殊的“鼓手”們揮舞著手中的鼓槌,敲打出不同的節奏,從一個動作、一個節拍,到一個表情,老師都會耐心地教學,孩子們沉浸于音樂的海洋中,頗具“搖滾范兒”。
由于智力障礙,孩子們承受著旁人無法探知的孤獨與寂寞,但接受樂器演奏等素質教育后,他們展現出不一樣的魅力。這群小小的“鼓手”平均年齡14歲,還在學習寫字的他們卻能敲打架子鼓,有節奏地完成樂曲。
“我覺得自己打架子鼓的時候特別帥”“感覺自己打架子鼓還挺有天分的”……從孤僻到逐漸開朗,架子鼓讓這群孩子有了明顯轉變,露出自信的笑容,勇于走向更大的舞臺,今年,孩子們還拿到了“青春中國·第十七屆全國校園美育電視選拔活動”山西省選拔賽小學A組打擊類三等獎。
從2004年辦校到如今,已經過了17年。申海平介紹,起初,經過走訪及入戶調查,只招收到兩名學生,現在學校有近100名學生,主要接收3歲至16歲的殘疾兒童。依靠口碑相傳,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把孩子們送到潞城區特殊教育學校,進行康復訓練。
如今,學校建立了獨立的訓練室、興趣教室、心理咨詢室、康復室等,引進先進的教材和設備,這里的教育更加科學化、系統化。作為殘疾兒童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道屏障,學校也在康復教育基礎上,結合學生興趣開設多種特色課程,開發孩子們的潛能,幫助他們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讓孩子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現在能夠自己吃飯、上廁所;幾乎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學會了簡單的加減乘除,能夠背誦唐詩、吹奏樂器;有的孩子走入正常學校,找到穩定的工作。
“下一步,我們想籌備完善學校硬件設施建設,能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訓練場地,為參加全國特奧會作準備?!鄙旰F秸f,學校還將豐富生存能力教學課程,讓孩子們回歸社會、回歸家庭,陪孩子們走好每一步、每一程。(完)
標簽: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