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7日是第20個世界慢阻肺日,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鄞州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王華英告訴記者,冬季為慢阻肺急性加重高發季節,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誘發因素。目前住院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其中九成以上慢阻肺患者有吸煙史。
患者周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慢阻肺患者。他從20歲不到就開始抽煙,到現在煙齡已經超過40年。40多歲開始,他就有了咳嗽的癥狀,但比較輕微,他絲毫沒有引起重視。直到10年前,反復咳嗽、咳痰的癥狀愈加明顯,頻率也越來越高,這才去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
當時,醫生告誡他一定要戒煙,并堅持規范治療及定期復診。周先生在出院后一段時間確實戒了煙,但等到病情稍有好轉后,又忍不住抽了起來。此后,每年一到秋冬季以及氣溫轉變時,周先生就會反復出現咳嗽、咳痰的癥狀,但他不想再次戒煙。一周前,周先生除了咳嗽、咳痰較前明顯加重外,連稍微多走幾步路就會氣促、氣急。這下,家人趕緊將其再次送往鄞州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D組),肺功能嚴重受損,需要立即住院進行抗炎、化痰、吸入藥物等治療。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性氣流阻塞為特征的慢性進展性肺部疾病,以肺通氣功能受損為主要特征?!蓖跞A英介紹,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約14個慢阻肺患者,且患病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上升。
在我國,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經濟負擔率以及低知曉率的“五高一低”的現狀,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第三大致死病因”,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慢阻肺發病誘因有很多,其中吸煙是導致慢阻肺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疾病進展到后期可影響到全身各系統,并發呼吸衰竭、自發性氣胸、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骨質疏松、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及焦慮抑郁等疾病。
“由于慢阻肺在早期僅有咳嗽、咳痰等癥狀,所以很多人沒有引起重視,往往不去就醫,因此失去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機會?!蓖跞A英表示,慢阻肺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主要癥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氣促、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另外,晚期患者有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等癥狀。高危人群需每年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要確診慢阻肺,必須要做肺功能檢查,根據肺通氣功能的結果診斷并進行嚴重程度的劃分。
寧波晚報記者陸麒雯通訊員余旖瑤
標簽: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