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的亞成體大熊貓。李小寶攝
中新網西安11月16日電(阿琳娜曹慶)11月以來,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全面鋪開自然資源本底調查和大清山工作,對區內的大熊貓、金錢豹、羚牛、川金絲猴及伴生動物活動進行樣線調查,重點排查危害野生資源安全的隱患,并對區內的蘭科資源進行摸底調查。
11月12日,調查隊在三官廟區域開展調查。保護區巡護員李小寶所在的小組,目擊了一對大熊貓母子在戶外活動的溫馨場景。當時,率先發現一只大熊貓寶寶正在樹上曬太陽,大熊貓媽媽在雪地上活動,一邊吃飯,一邊“遛娃”。
“小家伙乖得很,它不斷地變換著姿勢,曬曬右側身體,再換左邊,大熊貓媽媽在樹下悠閑地吃竹子。我們發現它們母子均身體健康,便沒有上前打擾,只用手機拍了幾段視頻,就繼續調查剩下的線路去了?!崩钚氄f,他這一組在這一條線路上共看到3只大熊貓,另一只是成年個體。調查隊員準備用手機拍攝它,可惜沒來得及,因為這只大熊貓反應太敏捷了,跑得太快了。
樹下的大熊貓媽媽。李小寶攝
據悉,秦嶺大熊貓幼崽在1.5歲以前,一直跟著媽媽一起生活。當母熊貓取食期間,亞成體熊貓常常爬上大樹,這樣,母子方便相互呼應。佛坪保護區是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密度最高、野外遇見率最大的地區。在西河和三官廟區域,大熊貓種群密度達到1.5平方公里一只。
就在本次調查的第一個調查工作日,巡護員熊柏泉就收集到一組新鮮的大熊貓糞便樣品。在至今的總共四個外業調查工作日中,調查隊共收集到35份大熊貓糞便,直觀大熊貓6只(次),提取大熊貓新鮮活動痕跡28次,直觀金絲猴、羚牛、斑羚等多種野生動物。
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本次調查隊隊長雍立軍表示,日常工作過程中,能直觀到大熊貓母子活動的機會并不多見。這次拍到的大熊貓亞成體,應該出生在去年的秋末。今年春天,在日常巡護中偶見多場大熊貓爭偶交配場面,證實佛坪保護區內大熊貓野生種群健康狀態良好,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雍立軍說,這次將專項行動和專項調查相結合,在區內進行地毯式地梳理,盡量摸清家底,堅決排除危害野生資源安全的隱患。(完)
標簽: 大熊貓